第95章(第2/2頁)

一個出身尚可,能力一般,但是品性極好,而且性子有幾分謙讓的男子。

寧楚格感激的人除了阿瑪和額娘,就是太上皇和姑母溫憲公主了,如果不是前者,她不可能在阿瑪還被圈禁的時候,就已經出來跟著姑母辦事了,如果太上皇當初沒有點頭,阿瑪再怎麽堅持,她都不可能被列為世女的。

後者不光是她的姑母,也是她的老師,更是她的引路人。

少了這四個人當中的任何一個,她都不可能有今天。

女子的地位在這幾十年裏,得以不斷的提高,但大環境終究不是幾十年就可以改變的,有嫡子的情況下,就不可能讓嫡女繼承家業,甚至有些人寧可讓庶子繼承家業,也不願意讓嫡女來。

這些事情就不是朝廷可以強制的了,各家都有各家的情況,雖然嫡庶有別,但在有些人家,嫡出的孩子登不上台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庶出的子女若是有能力,也不應該一直被壓制著。

勤親王府人口簡單,基本上沒什麽糟心事兒,弘易雖然有一女一子,但兩個孩子的愛好不同,對於兩個孩子的安排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好沖突的。

女兒是隨了祖母,喜歡做生意,也擅長做生意,六歲的時候,就可以幫著祖母看賬冊了,八歲的時候,就已經拿著京城的商鋪開始練手了。

兒子沒隨阿瑪,也沒隨祖父,跟額娘也不像,真要是說隨了哪個長輩,那可能是姑祖母溫憲和三伯祖父——誠親王。

喜歡詩書琴畫,喜歡舞文弄墨,對朝堂上的事情不太感興趣,倒是很喜歡皇家學院的氛圍。

所以對於膝下的兩個孩子,他並不做強制的要求,想幹什麽就去幹什麽,一個不用去做人人交口稱贊的閨秀,另一個也不需要非得入朝堂才行。

做生意沒什麽不好的,做個詩人或者是去皇家學院做個老師,也都是很好的選擇,並非辜負年華。

相較於弘易的開明,弘暉這個阿瑪做的,就沒那麽簡單了,作為一國之君,培養出一個繼承人來還是很重要的,一開始他是把自己的嫡長子當做繼承人來培養。

但是在他還沒有做皇帝的時候,就已經基本上放棄了,是不是這塊料子,用不著等到做了太子、做了皇帝之後才能驗證,七八歲的時候就可以窺見一二了,十二三歲基本上就已經定型了。

繼承人可不是看身份選的,弘暉吸取康熙年間的教訓,也專門去請教了皇阿瑪,最終還是選擇不立太子之位,有能者居之,反正他還年輕,現在看不出來哪個孩子更適合,將來慢慢總能看得出來。

為了避免一個成器的都沒有,弘暉不得不對每一個兒子都嚴加要求,一方面是希望他們都能成才,另一方面也是怕自己到時候沒有合適的繼承人可選。

不過對於胤禎這一代人來說,這事兒可就太遙遠了,沒看就連四哥都已經放手不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