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2頁)

自家兒子跟大侄子越來越像,他幾乎可以從大侄子身上,看到將來兒子是什麽模樣了。

趁著小家夥還沒長大,就是得多逗逗,等長大了,就沒法逗了。

弘易的時間安排不比當阿瑪的寬松,他已經七歲了,去年就已經進宮讀書了,上書房的規矩未改,還是跟以前一樣,天不亮就得起床,天黑了才能回來,夏天不能扇扇子,冬天不能用炭火。

胤禎以前是夜貓子,這兩年倒是還好些了,老爺子三年的消息都已經過去了,京城不再像是最初的時候那樣人心動蕩了,再加上有弘暉幫忙。

除了不能像五姐那樣,在大清各地四處遊走,他也倒並不是那麽勞累了。

有時間進宮陪額娘聊天,有時間跟四哥一塊打養生拳,有時間帶著福晉去莊子和園子上小住。

曾經的種田五人組,如今雖然沒有種田的功夫和精力,但也時常相聚,在幾位福晉合夥開的酒樓裏,親兄弟明算賬,更何況還是合夥的生意,他們也是要付賬的,基本上都是由九哥來買單,誰讓九哥財大氣粗呢。

唯獨自家兒子,沒去上書房之前還好,日日都能見面,他每日還要檢查兒子的功課呢,文武都檢查。

但是等到去了上書房之後,一個月就只能見上七八次,弘易只有一天是待在府上的,其余時候要見自家兒子,胤禎都得去阿哥所裏找,再要不然就是去上書房,還不能耽誤小家夥上課

實在不是特別方便。

胤禎逗完了大侄子,進宮告知四哥,到底是當阿瑪的更了解弘暉,蹭了一頓茶點,就去阿哥所的兒子了。

如今還是上書房的授課時間,兒子正在讀書呢,他這個當阿瑪的,只能可憐巴巴的在阿哥所裏等了。

等人的時候,順便吩咐人把晚上的菜單通知給禦膳房,反正他們父子二人的口味是差不多的,喜甜喜辣,他喜歡的膳食,弘易也大都喜歡。

阿哥所裏伺候的下人,對此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就連!連禦膳房那邊也都習慣了。

住在阿哥所裏的,要麽是皇上的兒子,要麽是皇上的侄子,除弘易外,其他人都喊十四叔叔,十五雖然已經成家立業生子了,但兒子尚小,還沒到入上書房讀書的年紀。

弘易不是一個人回住處的,而是帶了堂兄和堂弟,九伯家的弘暲堂兄,還有十伯家的小堂弟弘暄,弘暲比弘易大了五個月,兩個人是在同一年入上書房讀書的,弘暄則是今年才入上書房。

三個孩子差不多算是從小一塊長大的,阿瑪彼此交好,額娘也彼此交好,年歲上又差不多,想不親近都難。

“十四叔又來了。”弘暄人小口快,說這話並不是在抱怨,而是替自個兒心酸,十四叔這個月已經是第七次來了,阿瑪明明答應要多來看他的,但是一直到現在,只來了一次。

“十四叔這次點了幾個人的晚膳,是不是還得再加點兒?”弘暲現在都已經不覺得酸了,司空見慣的事兒酸什麽酸。

十四叔黏黏糊糊是常態,他長這麽大,就沒見過比十四叔更黏兒子的人。

並非是他的阿瑪不疼他,而是他阿瑪沒有十四叔這麽黏人,男子漢大丈夫,還是要獨立自強更好。

這些他都記著呢。

別看是堂兄弟,這仨孩子長得是一點都不像,弘易是隨了祖母,弘暲是隨了九貝勒,弘暄則是隨了十福晉。

胤禎挨個捏了捏小家夥們的臉蛋,孩子大了,都不讓抱了,也就是在沒有外人的場合,還能讓他捏捏小臉,再過上一年半載,可能連這待遇都沒有了。

“那你們再點幾道菜,反正不著急,要是你們餓的話,也可以讓禦膳房先把我點好的那些送上來。”

胤禎是不餓了,他在四哥那裏已經用過茶點了,要不是沒管住嘴,還能打包一份給兒子帶過來。

禦膳房的大廚手藝也是分高低的,最厲害的自然是給皇帝做膳。

他與四哥的口味相似,與兒子的口味也相似,這就相當於自家兒子跟四哥的口味也是相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