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7頁)

簡單來說,他之前是想著,如果舜安顏對不起五姐,他就先把人騙出來,然後上手揍一頓。

現在他是想著,如果真是要揍人的話,他直接跑到佟府去,甭管當著誰的面,直接上手,丟了人了,佟家自然就知道好好約束子弟了。

這場婚事的主角明明是舜安顏和溫憲,但皇家的阿哥們不去灌舜安顏喝酒,反而難為胤禎這個不愛喝酒的人。

他本來還卯足了勁兒,想帶著哥哥們去給舜安顏灌酒的,結果全都沖著他來了,唯一沒跟著瞎起哄的就是四哥了,可四哥壓根兒就不會擋酒。

胤禎苦啊,哥哥們同皇阿瑪不一樣,這些人根本就不聽他說話,都在瞎起哄,要灌他喝酒。

好似這杯酒不喝下去,既對不起兄弟情分,也沒給五姐和佟家面子。

五姐最是心疼他不過了,才不忍心見他被人灌酒呢,至於佟家,他是真的不太熟,就算五姐嫁進了佟家,相處也是以後的事兒,以往他與佟家可沒什麽交情。

“十四貝勒再喝下去可是要醉了,諸位爺還是手下留情,今兒大喜的日子,也總不好讓人把十四貝勒擡出去,就算是看在佟家的份上。”

說話的是佟國維的三子,舜安顏的三叔——隆科多。

此人是佟家後輩中的佼佼者,做了多年的正藍旗蒙古副都統,深受皇恩。

佟家的人都深受皇恩,康熙對於自己的母族,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視和信任,也非常之慷慨。

這是滿朝皆知的事實,哪怕是皇子,甚至是太子,輕易都不願得罪佟家。

“行吧,今兒就看在佟家的面子上,饒十四弟這一次。”

太子可不是給隆科多面子,隆科多算哪個牌面上的人,還沒到在他這兒有面子的份兒,他是給隆科多的阿瑪佟國維面子。

太子既然發話了,其他人願意不願意的,也就不會再跟著起哄了,包括直郡王也是如此,太子向佟家示好,難道他就那麽傻把佟家的面子給駁了嗎。

再說了,大夥一塊兒灌酒,十四弟就算心裏不高興,也不能把大家都怪上,如今太子撤了,十三、老三、老五、老七他們肯定也跟著一塊兒撤,他若是還堅持,這不是讓十四記恨他這個做大哥的嗎。

好歹也是最年輕的貝勒爺,皇阿瑪疼愛幼子,太子已經把老十三給拉過去了,他就算不能讓十四跟著他,總也不能把人推到太子的陣營裏去。

胤禎這還是第一次見隆科多本人,在調查舜安顏的時候,他就知道佟家有隆科多這麽個人在了。

不說打心眼裏厭惡,但也確實沒什麽好感。

舜安顏雖然在女色上糊塗,但還沒做出什麽有違倫理道德的事情,隆科多就不一樣了,明目張膽的寵妾滅妻,而這個寵妾,還是在自己嶽父那裏討來的。

聽著就讓人覺得惡心。

胤禎生活上並非是潔癖,但在情感上卻稍微有些潔癖,實在看不慣這種腌臜事兒。

做出這腌臜事兒的隆科多,也很讓人胃口不適。

再說佟家,連這種事情都放任,可見也不是什麽重規矩、知禮儀的人家,他早就做好揍舜安顏的準備了,佟家的長輩若是不管,他便來管。

參加完五姐的大婚,胤禎第二天一大早就騎馬回豐台大營了,走的時候,還是個光頭阿哥,回來就已經成貝勒爺了。

提督布爾賽在知道這位爺到的消息後,特意跑出來接人,第一時間送上自己的祝福:“恭喜貝勒爺,改造火槍有功,如今已經被封爵了,您這可是大清現在最年輕的貝勒爺。”

在此之前,他都不知道皇上居然這麽看重火槍。

這位爺可是了不得,就光聽在乾清宮的那些話,就足以讓人刮目相看了,這膽子大的,應該說不愧是龍子鳳孫嗎。

胤禎不知道的是,乾清宮裏那些真真假假的話,已經不止流傳在前朝和後宮了,民間也開始傳播,而且是以京城為中心向四面散播。

打發走了提督,胤禎就直接去訓練場上了,要在豐台大營徹底立足,光靠貝勒爺的身份可不夠,他可是想要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

豐台大營除了八旗子弟外,也有一小部分的漢人,而八旗子弟也包括了漢軍旗,像洪石,就是漢軍旗。

沒呆幾天,胤禎就發現自己在豐台大營更受歡迎了,他自己待的驍騎營就不必說了,以前只是在射擊訓練上,眾人圍著他,現在每一項訓練上,都有人過來跟他打招呼示好。

火器營那邊,主動邀請他過去參觀訓練,還有不少人把自己練習的經驗和苦惱拿出來說。

就連前鋒營和護軍營,也總有人跑過來跟他打招呼,有跟他一樣的佐領,也有比他官高一級的參領,更多的還是普通的兵丁。

一個貝勒爺的爵位,還不至於讓大家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