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第5/6頁)

“對其中一案記憶實在深刻,久久不能忘懷。”

回憶那件事,顧懷陵眼眶微紅,“閩南連殺十三人卻被縣中千余人共同上書求情最後依然斬立決的杜明月。”

“杜明月父母都是大善人,最後雙雙意外死亡,家產皆入叔叔家中,杜明月在叔叔家長大,明明家產頗豐奴仆亦有,但她也日夜不停地要做活。”

“她始終笑對眾人,只道熬到嫁人就好了,她的期望不高,年紀相當的老實人即可,甚至賤籍也不挑,總能把日子過好的。”

“她也等到了這一天,但她被嬸嬸欺瞞了,她嫁的不是嬸嬸口中的年輕後生,而是臨縣的一位鰥夫,這位鰥夫已經死了三任妻子,都是被他打死的,所有人都瞞著她,包括她一直親近的弟弟妹妹。”

“回門那一日,杜明月殺了叔叔家十三口人。”

她錯了嗎?

叔叔一家都該死嗎?

她被逼上了絕路就該用十三口人命去填嗎?

百種人百個看法,這樁案子,留給人的,最終只有唏噓。

顧懷陵看向名乾帝,聲音微微哽咽,“微臣看到這樁案子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有女戶,杜明月不會走到這種慘烈地步。”

與人為善,千余人為她求情,她就算自立門戶也能把日子過的很好。

“皇上,堅韌是很美好的品德,不管它出現在誰的身上,不管它有多稀少,都不應該被忽視。”

*

女兒活在人世有太多的苦難和無助,但都被男人下意識的無視了,而且經常還有女人為難女人,因為愚昧,因為無知。

這樁案子當時還很轟動,但名乾帝沒有任何印象,也許當時詫異過,但很快就拋到腦後了。他聽完後久久不言,沉默坐在寶榻上,長嘆一聲。

“你剛才要說的是什麽事?”

顧懷陵深呼吸一口氣,平緩了有些激動的情緒,頓了頓才接著道:“微臣發現了一件事情,一件若是忽略後世可能會很恐怖的事情。”

後世會很恐怖的事?

這段話讓名乾帝慢慢坐直了身子,心神高度集中。

“什麽事?”

顧懷陵:“微臣查過,康宗時期,咱們大周戶籍人數約五千余萬,女人大約兩千出頭,勉強算有一半之數,而到了敬宗時期,沒有大的天災和外患,人數增長至六千余萬,女人人數依舊在兩千之數。”

“而直到昨天。”顧懷陵看著名乾帝的眼睛,“戶籍人口總數已近八千,而女人的人數,依舊不過三千。”

“這才第三代。”

“如果照這個趨勢下去,再過幾百年,那時候男女占比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戰亂年間,逃難首先拋棄的是女人;而太平年間,女嬰也不停夭折,或意外或人為,不是為了生兒子就是為了給兒子攢家產。”

“男人越來越多,女人越來越少。”

“到最後,說不定會發展成十位甚至幾十位兒郎去爭一個姑娘了。”

名乾帝噌的一下站了起來,定定地看著顧懷陵,瞳孔緊縮,隨即直接大步離開,同時把各部的大人都叫走了。

他沒有表態,但顧懷陵知道,這事穩了。

皇上一直想當個仁君,他想不動聲色的萬邦來朝就是不想被後世唾罵,沒發現這件事還好,但這事拿到了明面來講,他會去仔細調查,自己並沒有謊報,真相比這還嚇人,他會處理的,他不可能放任這事不管留著讓後人來唾罵他,哪怕只是一個可能。

皇上都走了,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總覺得今天是虎頭蛇尾,不管是贊同的還是不贊同的,這三天裏,都商量了無數的對策要去說服對方,結果他們根本沒機會發力,幾乎是從頭到尾都只看一個人的表演。

看著顧懷陵,看著這位年紀輕輕的翰林小官,所有人心情都有點復雜。

聰明的已經知道,他的目的一直都是皇上,而皇上,顯而易見的,心動了。

他把皇上說服了。

這事沒有轉圜的余地了。

也是,本朝唯一一位的六元及第狀元郎,怎麽可能進了翰林院後就泯然眾人了呢,只是一直內秀不顯藏於心罷了。

鳳樓看了顧懷陵一眼,轉身走了,其他人也隨著他的步伐往外走,也有那腦子擰不清的,罵罵咧咧還想和顧懷陵對峙,被其他人拽走了,而唯一沒人拽又腦子十分不清楚的,就是黃世澤了。

他幾步沖到了顧懷陵面前,赤紅著眼大喊,“你就是妖言惑眾,這世上女人到處都是,怎麽可能缺女人!”

對於這種人,顧懷陵嘆了一聲,“黃大人,我真誠的希望你能活到幾百年後,你親眼看看就知道會不會發生。”

說到這,他神情一頓,不好意思道:“不過真到了那種時候,以黃大人的姿容來看,估計沒有姑娘會讓你吃軟飯了呢,黃大人不妨現在多努力一番,好歹攢些積蓄,不然真活到了幾百年後卻餓死了,那也太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