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律風開始建模之後, 進度就變得風一般快。

不過兩周時間,他已經大致建成了盤山結構的橋梁主體,並且摸索出了能夠用上的技術和材質。

但是這一套方案的問題, 依舊很多。

鐘珂進來,把三大盒資料放在地上。

她說:“律風, 你說的新雲江大橋的抗震設計, 我找到資料了,但是太多了, 你跟我一起去看看,然後再抱需要的過來。”

她和律風接觸久了,直接稱呼名字,變得更加熟悉。

雖然鐘珂在國院待了七年,但是負責的大多是繪制圖紙、報銷記賬的簡單工作。

還是第一次主動的去研究橋梁設計以外的工程技術,也就力所能及的幫律風查找資料, 順便跑腿。

他們所做的盤山橋設計工作,已經不單純局限在照章設計上了。

盤山結構存在的可能性、適用的建築材料、惡劣氣候會對橋梁造成的影響,都在他們的研究範圍之內。

鐘珂清楚的意識到, 說這是在完善構想,並不準確。

律風在做的, 明明是一份《烏雀山大橋采用盤山結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思及此處,她的情緒格外興奮。

當初聽到律風一個人做出了越江橋可研報告,她就感到震驚無比, 充滿了詫異和羨慕。

現在,能夠親自參與到可行性研究之中,她立刻感受到了與照章畫圖截然不同的橋梁世界。

那些數據、實驗圖表,關系著一座橋梁的誕生和未來。

而她一點一點見到可行性的出現,心中充盈著成就感, 哪怕搬資料都感受到無比的快樂。

比起鐘珂的輕松愉快,律風顯得沉默許多。

他快速翻看了新雲江大橋的抗震結構,發現裏面采用的抗震設計,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麽容易學習。

因為,它是一座跨江橋。

雖然同樣身處地震帶斷層區,但是江水的浮力,借給這座橋梁天生的助力,讓設計師們在橋墩抗震上,采取了飄浮式體系。

“這個橋的抗震,不適合用在烏雀山上。”

律風很快否定了參考新雲江大橋的抗震技術,轉頭調出電腦裏國院涉及橋梁專利的清單。

清單分門別類,總結出來了國院設計的橋梁特性。

都是他依照著档案館裏每一座橋梁的名字,在論文庫裏翻出來的。

然而,並不是每一種都能恰到好處的,解決他的設計需求。

律風經驗不夠,只能邊學邊做。

只有在這時候,他才覺得僅僅研究過29座國院橋梁的自己,是多麽的淺白無知。

他合上新雲江大橋資料,抱起剛剛鐘珂才送進來的档案,說道:“我再去查一查,還有兩座橋的資料可以參考一下。”

說著,他抱著档案往外走,鐘珂愣了愣,也跟上去幫忙。

橋梁分院設計過的橋梁,位處環境普遍復雜。

地質惡劣、氣候多變成為了每一座橋的標準配置,他翻看其中任何一座大橋,都會發出由衷的贊嘆。

他不過是學習前人的技術,進行實地改良。

可他手上資料裏保存的這些橋梁,每一座都是前無古人的開拓性創造。

終於,他找到了一座名為嶽峰大橋的資料,它雖然沒有建設在地震帶,但是采用的空管鋼建設結構,使它成為了世界第一輕橋。

世界第一輕橋的噸位輕,不代表它的資料少。

律風在档案館裏抽出了整整兩排涉及空管鋼的档案盒,比了比重量和數量,直接就把蹲在档案館裏磨洋工的錢旭陽,拖來一起當苦力。

當他們三人分別扛著嶽峰大橋的空管鋼設計資料,費勁地搬進會議室時,就發現堆滿了档案盒和圖紙的辦公桌前,坐著一個熟悉身影。

吳贏啟專注的坐在律風的電腦前,費勁地眯著眼看屏幕裏晃眼的建築模型。

他平時嚴肅正經的態度,因為這個小眯眼的表情,略微顯露一絲詼諧,讓人感覺像是一個和藹可親的長輩。

“吳院。”律風將資料放在墻角,“您在看模型?”

“嗯。”吳贏啟皺著眉點頭,仍是眯著眼看屏幕,“你這是主體橋部分的設計吧,盤山路段結束之後,銜接了橋塔。”

說著,他終於擡起頭看向律風,問道:“你橋塔怎麽設計的?”

律風走過去,盯著屏幕上巍然矗立如傲慢龍角一般的橋塔。

他說:“橋塔用的是框架式混凝土空心結構形式,增強了它的抗震能力。但是按照這樣的設計,車輛開上去會存在輕微震動,我打算研究一下新型空管鋼材料,看看能不能解決這種問題。”

吳贏啟聽完,眉頭微皺,鼠標點擊,換出了盤山結構的橋基座。

“那麽,你在設計橋基座的時候,做了什麽考慮?”

律風看著自己不成熟的建模,說道:“為了在地震帶保持橋體穩定,橋基座都是做的腹杆式中空設計,全部采用的是鋼結構,就算是烏雀山零下12度,產生熱脹冷縮之後,它們也能維持住橋體形狀,不會影響橋基座的穩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