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班師回朝(第2/2頁)

在產量稀少的蒸汽機械還屬於集中供應項目,主要提供給航運、廠礦、生產單位還沒有普及開來的情況下,大唐的百姓還是需要依靠大量的牲畜來進行耕作。

所以白玉琦讓[金融門]做出了“自己賣,自己收”的決策來培養市場。

也就是傭兵公會從傭兵們手中將牲畜收攏起來後,轉手賣給商人們換取糧食、草料等物資。

然後讓商人們通過建立起來的交通線,運回中原再集中賣給這邊的[金融門],看上去左手倒右手還讓人白賺了一筆油水,可這是市場建立的必須過程,利益什麽的……對於已經開始直接發行“代金券”的[金融門]來說有意義麽?

從商人們手中集中收購了牲畜的[金融門],又開始跟大唐官府合作搞起了“牲口貸款”,也就是先無償將牛馬等大牲口發放給百姓用於耕作,然後通過後續分期收取他們種植的作物和糧食進行償還。

同時對那些的確是窮到冒煙,別說是貸款買牛了,連褲子都得誰出門誰穿的百姓。

[金融門]也搞起了集中式農場,招募那些無田無地家徒四壁頭無片瓦的貧民,開荒墾地進行指定作物種植。

不這樣,大唐的百姓是不會去種植那些非糧食的經濟作物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哪有能填飽肚子的糧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