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庫峪城的衣食住行(第2/2頁)

所以除了四輪載貨馬車、三輪人力板車這樣的運輸工具之外。

白玉琦還給[天工門]下達了一批竹制自行車的生產任務,打算給流民工們配上“共享單車”作為交通工具便於上工。

而白玉琦的[工法匠術]傳授方式也十分簡單粗暴,直接拿竹子塑一個模型扔給他們自行拆卸組裝,自行研究去就是了。

不過為了讓工匠們能夠更高效的工作,白玉琦除了將各種工具都設計了出來之外,還搞出了“人力車床”這種大殺器。

也就是在車床旁邊加裝一輛或數輛自行車,讓人蹬著帶動鋸床、磨床、鉆台上的鋸片、砂輪、鉆頭轉動,雖然費勁了一些,可總比他們自己用手工加工來的方便許多。

經過這麽一段時間的發展,鹽場、竹制品加工廠、成衣服裝廠、竹鼠養殖場,還有礦場、竹材砍伐隊、庫峪運輸隊等等部門,已經徹底將孫老道拐回來的三萬六千多名流民消化完畢。

除了初期依靠鹽場的食鹽產出采購糧食物資,來支撐起了整個庫峪城的運轉之外,現在基本上流民們都可以依靠著自己的勞動來養活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