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以鹽冒幣(第2/2頁)

特別是在目前鹽荒的狀態中,獲得鹽幣的百姓最不濟還能將此鹽幣當鹽吃,算起來怎麽都不會虧。

所以“大羅鹽寶”的出現,看似觸犯了不得私鑄錢幣的唐律,威脅到了朝廷的權威。

但實際上,它一沒有囤積居奇哄擡物價,僅僅只是隨行就市而已。

二也沒有私鑄錢幣,僅僅只是作為鹽來“以物易物”而已,度量精確只是為了買賣和兌換方便而已……唐律可沒規定說,鹽塊不能制作的大小太一致,也不能制作成錢幣的形狀吧?

人家鹽販並未觸犯任何一條唐律,還緩解了鹽荒,便利了民間買賣,憑什麽拿人問罪?

所以說,大唐皇帝陛下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這幫鹽販“以鹽冒幣”的行為,為了緩解鹽荒還不得不對他們大加贊賞,鼓勵其販鹽救市的義舉!

說實話,李大大對這幫鹽販子賣個鹽,還制作的這麽精良難以仿制的行為感到外腎抽痛,你們有把鹽晶雕琢成一枚枚鹽幣的功夫,多制點鹽出來緩解鹽荒不行麽?

也沒見他們制作的精良一些,就賣的更貴一些啊?這幫人到底是圖的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