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大羅天闕·鹽寶一抄(第2/2頁)

還讓他能夠輕易的分辨物品的輕重長短等各種度量衡,所以就蹲在那琢磨怎麽才能把鹽分成定量的標準小塊。

系統投影:【建議激活法術:[塑型術]】

“咦?”

白玉琦好奇的激活了[塑型術]後。

先用[分解術]將熬制出來的大塊鹽晶,分成了大小不同的小塊,再用[塑型術]將其塑造成後世鋼镚模樣的“鹽幣”。

唐代的度量衡其實很精細,例如:

一鬥為十升,每升1.5公斤;

一升為十合,每合150克;

一合為十勺,每勺15克;

一勺為十抄,每抄1.5克;

一抄為十作,每作0.15克;

一作為十厘,每厘0.015克;

最小的“厘”才一粒大米那麽重,而一合鹽(130g)價值3200枚開元通寶。

白玉琦幹脆就把一合鹽分成了1.3克的100份。

塑形成了正面寫著“大羅天闕”,反面寫著“鹽寶一抄”的晶瑩硬幣。

一克鹽有多大體積?

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鋼制一角錢硬幣大小。

所以1.3克鹽,被塑形成中間開方孔的銅錢模樣後,就跟開元通寶銅錢大小相仿。

而且因為鹽結晶,晶瑩剔透的跟水晶一樣,所以這枚“大羅天闕.鹽寶一抄”的鹽幣,看上去分外精美。

但即便是將一合鹽分成了100份,這一枚純凈鹽做的鹽幣價值也同樣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