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我覺得還行

三月份,《無間道》的拍攝進入了中後期,整個劇組秉承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精神越幹越來勁。

隨著拍攝戲份的增多,機靈人已經發現這部電影有很不錯的票房潛質,拍攝期間的不同新聞且不說好壞可都是能大漲關注度的,現在片場外經常還能看到晃悠的狗仔呢。

至於不機靈的人,那也在機靈人的提醒下變得多加留意了,而只要一留意,《無間道》拍攝到現在的狀況很容易就能被分析出來。

網絡、媒體上有關劇組的新聞大致是有三類,張中暉粉絲們對偶像復出的期待、兩位歌手發歌帶來的關注熱度、導演甘敬和女歌手的關系八卦。

據觀察,這三類裏《山丘》和《青花瓷》歌曲的熱度還要壓過張中暉粉絲們的期待,在可預期的時間裏,前者的熱度似乎會隨著歌曲的傳唱愈發走高。

要知道,張中暉的粉絲團體本身就是很牢固的基本盤了,但凡影片質量不是差到哪去總是會有粉絲樂意瞧瞧這位因車禍而休養了一年的影帝新作。

拋開這些外界因素,內在來說,電影拍到現在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幕值得劇組上上下下津津樂道的鏡頭,或是張中暉、或是陸瑋、或是甘敬、或是馬錘。

當然,馬錘能出彩的鏡頭一般是由甘導演仔細調教出來的,這一點也側面印證著他在表演上的功力。

這種能讓劇組成員看著零碎鏡頭就覺得興奮的經歷是不少人沒有過的,而有過這種經歷的人依稀記起的只有一種味道,那是香檳、是歡呼、是紅包、是令人懷念在電影結束後看到職員表上自己名字的驕傲。

當一部電影有了熱度、有了質量、有了大咖,它怎麽輸?

甚至於,劇組有幾個場記已經私底下開盤賭這部電影能拿多少票房。

所以……

當甘敬在三月底的一天中午邊吃盒飯邊隨口閑聊後續計劃提到自己不打算參與宣發之後,他莫名其妙的開始收到了劇組成員的勸解。

“甘導,你是導演,怎麽能不參與宣發呢?投資方該有意見了。”

——我就是最大的投資方。

“導演,導演,咱們電影宣發到時候可是會有很多迷妹的。”

——我不缺迷妹。

“導演,你是我爸爸!”

——我有女兒。

甘敬真的感覺很奇怪,一度覺得是不是因為拍攝臨近尾聲自己沒堅持罰款又讓這群人癢癢了?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隨著演員戲份的一一殺青,京城藍光和香港東方以及山城文化開始考慮影片的宣發、上映環節,按照目前情況來看,4月份一定是能全戲殺青的,接下來就是剪輯、確定版本、送審、發行了。

剪輯這一塊甘敬是在劇組成型前就言明是由自己一手把控,三個公司得到甘導確定的消息是預留一個月,也即,5月份的時候差不多可以把上映版本拿去送審。

如果順利,5月份審核過後就可以挑選後面的上映档期了,嗯,刨去趁熱打鐵能有2個月左右的宣發時間,那就是從8月份往後都可以挑個日子上映。

香港東方影視和山城文化傾向於8、9月份這個比較平淡的档期,試圖求穩,張中暉團隊則是給出了強烈的建議,他們非常想要國慶档期這個時間點上映。

按理說,張中暉是只拿片酬的主演,不應該在這種事情上建言,可是張中暉本人有著很強的影響力,他的人氣是宣發中的重點,再加上,《無間道》很可能會有續作,那就必須考慮主演的想法了。

大档期有大档期好,小档期有小档期的妙,可前者有風險,後者可能導致票房走低。

最終,這件事在由幾方討論後遞到了甘敬面前。

“8月份還是10月份?簡單啊。”

甘敬是在自己房間裏見了包括自家公司在內一共四方的人,他起身拿了枚硬幣放在桌上,緩緩說道:“我聽說猶豫不決的時候只要擲硬幣就好,想要的決定在硬幣落下之前就能在心裏知道了。”

房間裏的氣氛陷入凝滯的尷尬。

甘敬察言觀色,問道:“誒?你們的表情怎麽是這樣的?這樣的方法太老了嗎?”

香港東方影視的制片人曾永華無奈點頭:“我當年在大學泡妞的時候才會用這樣的說法,是有點落伍,也有點兒戲了。”

甘敬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他收起了硬幣,若有所思地說道:“這樣啊。那好吧,就國慶档期。”

曾永華聽了一半剛松了一口氣忽然又覺那口氣猛然提了上來,連忙說道:“甘導,你再考慮考慮啊,就現在已經知道的國慶档期就有好幾部大片了,八月和九月雖然不如大档期,但票房也不錯的!”

甘敬攤攤手:“選擇哪個档期肯定都有理由吧,不然你們也不會討論好些天,你們找我說這個事不就是要給決定麽?反正我們京城藍光投的多,做決定擔責就我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