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分別

“胡丞相表孝心, 分年節?”朱棣冷淡地反問一句胡惟庸。

胡惟庸訕笑一聲, 忙拱手向朱棣道歉, “是老臣浮泛了,遠不及燕王爺敦本去華。”

胡惟庸隨即向皇帝和皇後表示,燕王爺此等孝心感天動地,實乃天下最孝順的兒子, 理當嘉獎。

徐青青禁不住斜睨一眼胡惟庸,這老匹夫果然壞得很。先提出質疑, 質疑不成被反駁之後,便開始捧殺。

在場可不止燕王一個人是帝後的兒子,還有他的兩位兄長秦王和晉王在。胡惟庸一句‘天下最孝順的兒子’, 把在場的秦王和晉王置於何地?

徐青青再去看秦王晉王的反應,倆人的臉色果然都不太好。關鍵這倆傻子關注的重點不在於胡惟庸是否挑刺兒, 而在燕王為何非要在年節的時候抄經書‘鶴立雞群’,又把他們給比下去了。

帝後此刻只顧著高興四兒子孝敬, 竟因為抄孝經抄到暈倒,自然是想要順應胡惟庸的話, 欲嘉獎朱棣。

徐青青覺得這禍有一半責任在自己, 如果她當時如果扯別的謊,而不是抄經書, 可能就沒有現在的麻煩。當然以胡惟庸的性子,也存在著她扯別的理由,惹來更大禍端的可能。

“王爺性子冷淡,不及太子、秦王和晉王等兄弟們隨和善談, 故才會抄經表情,聊表歉意。王爺此番盡孝,不在為名,而在為己,胡丞相這一說,倒讓王爺失了本意了。”

這種時候,朱棣自己不管怎麽解釋都顯得不合適,反倒是她以在旁旁觀的妻子身份來說,最合時宜。

胡惟庸沒想到徐青青居然在這時候會插話,不僅坦蕩地為燕王解釋,甚至敢大膽地指責他。若非彼此立場不對,胡惟庸倒真有點喜歡上這丫頭了,若是讓他大兒子將她娶回來當兒媳,他定然會非常滿意,即便她是自己死對頭徐達的女兒他都不會介意。

徐青青的解釋很完美周全了太子、秦王和晉王三位兄長的面子,不僅消除胡惟庸的捧殺之意,還提醒大家注意到胡惟庸故意提及此事,似有挑撥離間之嫌。

秦王和晉王的臉色都好看了些,也意識到了胡惟庸別有目的,所以都不再計較此事。

胡惟庸直接被燕王妃指責了,自然還是要道歉,“因見著王爺有如此大孝,老臣就禁不住想贊揚,老臣這張嘴可真該打了!”

晉王朱棡睨一眼胡惟庸,哼笑一聲,“胡丞相說笑了,是誰剛進殿就質疑我四弟抄經書不在年節?那會兒可沒見你有贊揚之意。”

“嗯。”秦王撇了下嘴,附和一聲。

“老臣心中確有這疑問,得了王爺解釋之後才知是老臣自己浮泛了,比不得燕王爺孝心誠摯。知錯當改,老臣才想賠罪,敬贊燕王,並向他學習。”

“胡丞相果然有一張好嘴,辯才了得。”朱棡再度哼笑一聲,俊朗的眼眸彎成了月牙形,笑得模樣燦爛又好看。

他這副樣兒,倒是沒人敢質疑朱棡剛才的話是譏諷,雖然聽起來他那句話確實是譏諷。

晉王朱棡於皇帝來看,真沒什麽長處,唯獨長得好看。長得好看也確實頂用,三兒子或一笑或一裝可憐求饒,他便容易心軟。誰讓這孩子偏偏就挑了他和馬皇後所有的長處長,連女人都沒他好看。看見他,皇帝就莫名心情愉悅,感覺自己也長得英俊了,不然怎會生出這樣漂亮的兒子。

“老三說的不錯,胡卿今天似有些針對老四,嗯?”皇帝換了個坐姿,看似一派慵懶樣兒,但盯著胡惟庸的那雙眼卻分外淩厲。

“臣冤枉,臣萬萬不敢。”胡惟庸連忙惶恐地跪地賠罪,“臣也是今晨從中城兵馬司那裏聽說,燕王住所昨日失火,又有刺客偷襲,心中擔心不已。又想起臣昨日去探望燕王時,遇見燕王因抄經書而暈厥事兒來,才會格外關心燕王,多問幾句。”

皇帝應承一聲,但疑心未除,打量胡惟庸的眼神仍有不滿之意。

胡惟庸忙再道:“不瞞陛下,其實臣心裏有點奇怪,燕王爺日日習武,威武勇猛,身子豈會因熬夜幾天便就暈厥了?臣是擔心燕王爺早在前一日就遭人算計,因身體有損才隱瞞不保,怕陛下和皇後娘娘擔憂。”

皇帝聽了胡惟庸這個解釋,才算消除疑慮,關切地看向朱棣和徐青青,問他們夫妻倆是否真的有所隱瞞。

“昨夜確有刺客來襲,但暈倒一事屬實因熬夜抄書所致。”朱棣解釋道。

徐青青跟著道:“這類暈厥其實跟身體強壯與否關系不大,有些人便是容易晨起時頭暈。王爺因連日熬夜,廢寢忘食,才會加重了這種眩暈,便更嚴重了些。”

徐青青開始胡謅了,其實身體強壯確實不容易低血糖導致暈厥。但沒得辦法,面對胡惟庸的幾番刁難,她只能用似道理的話來敷衍了,反正這是在古代,沒有專業的醫療數據來證實她的話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