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養鵝(第6/6頁)

最後,太子妃常氏將她親打磨並串好的檀木佛珠,作為額外的賀禮,贈予徐青青。祝她和燕王能夠福壽延綿,受佛祖保佑。

“多謝大嫂。”徐青青也言語不多,乖乖收下禮物後就道謝一句,便不再多言。

“四弟過幾天該回鳳陽了吧?這剛大婚才沒幾日,倒是委屈弟妹了。”太子妃嘆道。

徐青青一聽朱棣要走,只有自己一個人留在府裏嗨,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她故作哀怨的樣子,低眉順眼道:“自當以王爺的正事為重,不委屈的,一點都不委屈。”

馬皇後見狀不禁心疼起來,對皇帝道:“大兒媳說的沒錯,老四這才新婚,鳳陽那邊自當也應該過去。正好老二老三還沒見過他們的弟妹,不如讓老四媳婦兒跟著一遭去?”

“諸位王爺在鳳陽歷練都是正事,兒媳哪能去跟著添亂呢,再說兒媳在鳳陽的時候,倒是得幸見過一次三哥了。”徐青青馬上阻攔馬皇後這個想法。

朱元璋一聽徐青青見過晉王,讓他說說看。

徐青青就將在聲鵲樓偶然遇見晉王吃飯的事兒說了,“當時不認得,後來才知了三哥的身份。”

提起這事兒,徐青青是更加不想大搖大擺地回鳳陽了,她那天可是徹底把晉王給得罪了。鳳陽就算要回,也當悄悄地回。

“聲鵲樓我可記得,老店了,那兒的桂花糕最好吃,卻也最貴,要一兩銀子一斤。”馬皇後提到價錢,臉色不愉地看向皇帝。

皇帝自然明白馬皇後意思,說好了去鳳陽歷練,感受他們朱家祖輩當年在祖地的辛苦,結果這孩子居然去聲鵲樓那種地方吃酒享受了。這怎麽行!

皇帝當即拍桌敲定,令徐青青隨燕王一同去鳳陽。

“好孩子,你便是在鳳陽吃苦長大,如今便由你帶著他們兄弟在道觀住下,不拘於種蘿蔔、放牛還是養鵝,總之令他們好生吃苦歷練,切不可再行奢靡之風。”

徐青青聽到這話,感覺有一道巨大無比的霹靂雷“啪”地一下,響亮地劈在自己的腦殼上。

皇帝這是什麽意思?居然妄想讓她給三位囂張親王做風紀委員!

“父皇陛下,兒媳哪有這樣的能耐,怎能隨便說教兄長們呢。”徐青青一臉苦相望向朱棣,向他求救。這廝居然目不斜視地望著前方地面,仿佛沒有感受到她的暗示。

“‘聖人無常師,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你雖為弟媳,在吃苦務農方面,卻比他們先聞道,有專攻。他們當以你為師,向你學習。 ”

皇帝非常滿意自己的安排,一邊說一邊笑哈哈地輕拍了一下大腿,覺得自己的決策非常明智。

馬皇後和太子、太子妃在旁連連附和,非常支持皇帝的決定。

徐青青只得認命地領命,答應皇帝自己一定會認真帶領三位皇子好好地養鵝、放牛、種蘿蔔。

皇帝為顯自己的決心,也怕徐青青一個女子鎮不住場面,特派了一隊親軍任憑徐青青差遣。只是此番歷練,只能將三位親王的作為記錄在档,徐青青作為女眷並不會被提及。

徐青青巴不得不被提及,帶三位王爺養鵝這種風頭,她真心不想出。

從宮裏出來後,徐青青就脫下太子妃贈下的佛珠,命碧螺隨意收好。

“不喜歡?”朱棣問。

“這串珠子在佛前供奉了許久,還有高僧誦經加持,又是大嫂親手制作,自然是新意十足,十分珍貴,要好好保存才行。”

朱棣無語地看她。

“我還是更喜歡實在貴重的東西。”徐青青不裝了,幹脆說了實話,“再說我嫁給王爺之前信道,大嫂不會一點都不清楚吧,為何非送我佛珠?”

“不必理會。”

朱棣命丘福從珍寶閣內拿了一匣子瑪瑙串給徐青青,由她隨意把玩。

三日後。

徐青青告別徐達一家,便在一隊親軍的護衛下,隨燕王一起奔赴鳳陽,準備養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