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賜婚(第6/6頁)

要不,以後還是少哭一點吧。

徐妙書回頭就讓丫鬟去給她抓藥,給她做金匱腎氣丸吃。可能腎好了,她就不會那麽愛哭了。

徐妙書想完此事,便從小木盒裏取出一塊潤喉糖送進嘴裏。

……

一月有余,徐青青發現吳王已頻繁來魏國公府六次。

她問過守門的小廝,往年吳王上門,一整年也不超過三次,可見這一月頻繁很多。

徐青青打發丫鬟碧螺去徐輝祖那裏探消息,徐輝祖與吳王閑聊時,吳王確實會偶爾向徐輝祖打聽關於她的事。

這下徐青青心裏徹底有底了,只要吳王主動出擊,有這個意向去求皇帝,皇帝沒道理舍了他,將同一個女人轉而賜給另一個兒子。那豈不是讓他們兄弟之間生了嫌隙,再傻的皇帝都不會這麽幹。

又半月後,徐達捷勝歸來,闔府上下喜氣洋洋。

徐達見謝氏身體大好了,十分開心,將此功勞歸功於徐青青。

徐達又關心問起徐妙書的情況,依照他對徐妙書性子的了解,這丫頭怕是不會消停,少不得鬧騰幾次。這所謂的鬧騰就是指她哭暈過了過去,或跪在哪兒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地賠罪。沒想到詢問之下,這徐妙書倒是乖巧了,如今只安分守在蔡老夫人的身邊,伺候陪伴著老夫人,府裏別處地方已經不常走動了,甚至謝氏去蔡老夫人那裏請安的時候,她都懂得回避。

徐達隨後得知這也是他乖乖大女兒的功勞,心裏對徐青青的喜愛更增添了一個高度。

徐達拾掇一下就要進宮面聖,徐青青在這時候來找他和謝氏,表情猶猶豫豫似有話要說。徐達很少看到這孩子還有扭捏的時候,叫她有何事但說無妨,父女之間何需忌諱。

徐青青聽此言便不裝了,立刻道:“爹爹,我聽娘說陛下打算將我許配給二王之一。”

徐達愣了下,凝眸盯著徐青青:“怎麽,你有想法?”

“有啊,能不能不是燕王。”徐青青悻悻地低下頭,打蔫地說道。

“為何?”徐達是武將出身,倒是不計較跟未婚女兒討論這個,大家敞亮著把話說明白再好不過。

“女兒在鳳陽就聽說他的性情有點……”直接說王爺壞話不好,徐青青點到為止,她知道徐達能領悟明白,“女兒還聽說吳王喜愛鉆研醫藥,女兒也鉆研醫藥。”

“嗯,懂了。”徐達笑看一眼徐青青,覺得自己女兒的想法倒是跟他不謀而合,用手指點了點她的額頭,“爹爹自會努力幫你爭取。”

徐青青松了口氣,雙重保障了,這事兒應該可以轉變。

徐達覲見皇帝,領了賞賜之後,聽皇帝要留他小敘一番,便知道陛下另有事情要說,而且很可能是孩子們的婚事。

徐達落座之後,正琢磨著該如何跟皇帝表達自己女兒和吳王相配,就聽朱元璋先開口了,問他大女兒從認回家後適應得如何。

“托陛下洪福,一切安好。”徐達謝恩後,忙說道,“小女很愛鉆研醫藥,在家調理了姊妹兄弟的身體,頗見成效——”

“這點倒和老五很像,看來朕的朱家將來不會缺治病救人的大夫了。”朱元璋哈哈笑道。

徐達一聽自己引導對了,連忙笑著應和,稱贊吳王對醫藥的鉆研頗有建樹,他的大女兒萬萬無法與之相比。

“宮裏頭書多,待你女兒嫁了,朕便賞她天下醫術,供她隨意覽閱,將來她自會有出息。”朱元璋再道,“婚事宜早不宜遲,既然你回來了,孩子們的事兒就早點辦了。”

徐達忙謝恩,心想這青青和吳王的婚事算是定下來了,他也算滿足了女兒的要求,他可真是一位舉世無雙貼心的好慈父呢!

“過兩日便召老四回來,讓他們早日成婚。”朱元璋繼續道。

徐達差點打個趔趄,整個人栽在地上。

等等,為何是燕、燕王?咱們不說好是吳王麽?

“來人,擬旨。”

徐達腦子嗡嗡地,以至於叩首謝恩之後,差點分不清東西南北。

“朕仰承天德,封建諸王必擇賢女,魏國公徐達之長女徐氏,坤儀毓秀,淑慎聰敏,著即冊為燕王妃,擬於八月十七成婚……”

徐達領旨歸家,腦袋還有點迷迷糊糊,看見謝氏攜徐青青出來迎他,他立刻背過身去。

老父親無顏再見乖女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