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頁)

“辣條?”周氏聽這名兒就很有興趣,“怎樣做?”

姜舒窈忙著給謝珣熬粥,不能手把手教學,只能把法子說給她聽。

做辣條一般選用面筋或者豆卷,做起來都很耗費功夫,也不急這一時半會的。

周氏取來紙筆把法子記下,準備回自己院兒裏琢磨。

走一半,被姜舒窈叫住了:“誒,你不是要學鴨肉粥嗎?”

周氏連忙繞回來:“瞧我這記性。”

鴨肉在砂鍋裏熬煮慢燉,化出了薄薄一層鴨油,金黃亮澤,在清透濃香的鴨湯表面浮動。這時候便可以放米了,依舊是小火慢熬,讓大米在湯裏慢慢膨脹,充分吸收鴨湯的鮮香甘美,光是吃米就能品出原汁原味的鴨肉味。

鴨肉不會像豬肉那麽厚重,但鮮味絲毫不落,豐腴清甜,肥美不膩,對於久食清淡沒嘗過葷腥滋味的謝珣來說,是很好的解饞肉食。

熬煮鴨肉粥要把握好火候,不能像常規的米粥一樣熬得越稠越好,反而應保留大米本身的軟糯彈性,顆顆分明的同時不會太硬,入口香滑清甜,襯著鮮美醇厚的湯味實乃美味。

熬好粥以後,放入姜絲蔥花去膩增鮮,最後煸過的鴨肉放到粥面上。

做法並不復雜,周氏記下了,取勺嘗了以後,贊嘆道:“油而不膩,香甜嫩滑。鴨肉粥可以放於小吃街賣,用作早食也不錯,聞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姜舒窈笑道:“怎麽什麽都能想到生意上去,小吃街已經放不下吃食了,母親還在尋鋪面擴長街道呢。”

周氏打趣道:“你快緊著你夫君去吧,生意上的事兒自有我和伯母念著。”

姜舒窈搖頭輕笑,端粥回了東廂房。

剛入內間,謝珣就聞見了香味,差點忘了身上還有傷就爬了起來。

“做的什麽?”

“鴨肉粥。”

姜舒窈不讓謝珣大幅度活動手臂,所以這幾日都是她喂他喝粥的,但現在謝珣聞見香味,熬不住姜舒窈一勺一勺喂,伸手便來端粥喝。

姜舒窈勸阻無果,只能取矮桌來架到他面前,讓他不必端著碗。

鴨肉粥湯底清透,米粒顆顆圓潤飽滿,金黃的鴨油浮在碗邊,不多,融於米湯之間,給鮮美的鴨湯裏添了一絲豐腴的油氣香味。

謝珣迫不及待舀一勺入口,香醇鮮美的鴨湯和清甜彈牙的米粒完美融合在一起,味道濃郁卻不鹹,米粒吸足了香甜的鴨湯,而鴨湯中又有大米的清香,細膩的鴨肉被熬阮熬碎,入口豐腴,肥美而不膩,吞咽以後暖意直達胃裏,唇頰間的鮮美甘甜久久不散。

姜舒窈在一旁道:“若是炸點油條,切段泡進去,味道也是極好的。油條很吸湯,外皮又不會軟,鴨湯的鮮正巧去膩,有油香卻不會太過,吃起來很解饞。”

每次謝珣吃飯時,她便會在旁邊閑聊些和吃食相關的話題。她嘗過的菜品很多,蘿蔔也能說出花兒來,這也是謝珣前幾日能咽下腌蘿蔔絲的主要原因。

一碗下肚,謝珣頓時覺得這傷受得太值了,不用上值,還能喝上剛出鍋的香噴噴熱乎乎的暖粥,怪不得林家早食店生意如此好,明明開在城東,城西的達官貴人們也聽說了,尋休沐日趕過去嘗一次,回來便常常念叨著那滋味兒。

從入朝為官後便矜矜業業的謝珣忽然生出了裝病的心思,打算等傷快好了時再動一動讓傷口裂開,這樣又能多歇幾日。

不過油膩的食物姜舒窈不敢給謝珣吃太多,晌午吃了鴨肉粥,晚上又吃回了清淡的素面。

過了幾日,周氏來找姜舒窈時,她才猛地想起了還有研究辣條這事。

之前她告訴周氏做辣條要麽用面筋,要麽用豆卷,周氏回去試驗了機會,最後折騰除了豆卷,按照姜舒窈的方法做了一小盤,自己嘗著覺得美味至極才敢拿過來給姜舒窈品嘗。

姜舒窈看著面前紅亮油香的辣條,默默地咽了咽口水。

這可是辣條啊,最讓人上癮的小吃之一,沒想到她有一天還能在古代吃到手工辣條。

她用筷子夾起一根豆卷,在周氏期待的目光裏放入口中。

豆卷勁道,咬開口麻辣的佐料和紅油觸到舌尖,霸道的鮮香麻辣味瞬間席卷了整個口腔,只是一小口,厚重豐富的辛香料味道卻遲遲不散,又麻又辣,十足過癮。

“我按照你的法子卷的豆卷,沒想到薄豆皮卷起來還能如此美味。”

說到這兒,她指指旁邊那盤豆皮:“我把三張薄豆皮疊起,用同樣的方法也做了一份,你嘗嘗如何?”

姜舒窈一看,這不就是老式大辣片嘛。

她贊嘆道:“二嫂你真聰慧,自己一個人居然只花了幾天時間就做出了成品。”

周氏瞪大眼睛,一幅無語的模樣,道:“關我什麽事,這是你給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