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3頁)

她往廚房裏掃了一圈,一眼就看中了放在陰涼處蓋住的梅幹菜燒餅。

前幾日她與林氏商議著要在京城各處開一家早食市肆,店面要小,散落到京城各處也不會顯得興師動眾。但是賣的東西卻要多,制作時長要短,於是姜舒窈便開始琢磨起了各種燒餅。

嚴格來說,梅幹菜燒餅算不上早餐,對她來說各像是宵夜。一提起梅幹菜燒餅,就會想到街邊的小吃推車,車頂上懸著搖搖晃晃的電燈泡,投下一片橘色的暖光,煎燒餅的油氣升騰,泛起一股豐腴鹹鮮的香氣,光是聞著味兒就覺得出來尋覓夜宵的選擇是正確的。

梅幹菜燒餅做的很薄,看上去平平無奇,面上既沒有芝麻,也沒有千層餅餅皮上一圈圈的線條,只有咬上一口才會知道它的好。燒餅裏面的餡兒自然就是梅幹菜碎和豬肉肉末,不用放油,直接放進鍋裏煎。燒餅內的肥肉末受熱以後,漸漸溢出油來,豐富的油脂浸透餅皮,讓燒餅表面變成油香酥脆的金黃色,有些肥肉末多的地方,連餅皮都會被浸透成透明的色澤。

燒餅外殼逐漸膨脹,鼓起來一個空腔,很高,圓鼓鼓的顯得十分可愛。煎好以後用筷子碰碰,能明顯感覺到外層那層薄皮變得硬硬脆脆的。

謝珣悄悄地在小廚房外面探頭觀察,本來在思考自己哪犯了錯,但一聞到這個香味,還是硬著頭皮進來了。

他看著鍋裏的梅幹菜燒餅,輕輕地咽了咽口水,帶點討好地、小心翼翼地問:“要喝粥嗎?我讓丫鬟去大廚房端來。”

姜舒窈回頭看他,總覺得這個垂眸抿嘴的忐忑樣和謝曜也沒什麽兩樣了,忍住笑意道:“去吧,要素的白米粥。”

謝珣得令,出小廚房吩咐丫鬟。

因為謝珣也在,所以姜舒窈多煎了兩個燒餅,燒餅出鍋裝盤,扯上幾張油紙,晚飯就這樣對付了。

丫鬟腿腳利索,姜舒窈和謝珣剛在桌上坐下,她們就把白米粥端來了。

謝珣還處於忐忑中,等姜舒窈動筷以後才敢吃冰。

梅幹菜燒餅,或者說任何燒餅,用筷子吃都不夠過癮,一定要捏著餅往口裏遞,張大口咬下才是最妙的。

梅幹菜燒餅的餅皮極薄,捏著是硬的,吃起來卻無比酥脆,肥肉的油香浸透到了餅皮裏,將面粉的那層淡香也帶了出來,一口咬下去,“哢哢”作響。

餅裏只有一層薄薄的梅幹菜和肥肉末,不能太多,多了會鹹會膩。肥肉末極肥,一煎,出了油水,和梅幹菜融為一體,乍一看,棕綠棕綠的,間或點綴著紅白的肉末,很素很清淡。

一捏,酥脆的餅皮往中間擠壓,帶著油花的透明汁水滋滋往外冒,分不清是肥油煎化了的油水還是梅幹菜泡開以後吸收的鹹鮮汁水。

在梅幹菜的襯托之下,肥肉末也顯得細碎可愛了起來,亮晶晶的,一點也不油膩。謝珣捏著餅,往口裏送去,一口咬下去,方才察覺到梅幹菜燒餅的妙處所在。

梅幹菜剁得很碎,一點兒也不塞牙,嚼起來脆脆的,又帶一點軟韌,一咬,滿口清新鹹鮮。梅幹菜若是幹吃便不夠美味,但是配上肥肉一起卻是一絕。梅幹菜吃油,吸收了肥肉末煉出的亮油,充分激發除了梅幹菜的鮮味,偏偏又不膩味,只覺得咬下去滿口生香,油香豐腴,菜鮮清爽。

肥肉末掩藏在梅幹菜之間,又嫩又軟,口感不起眼,但香味濃郁,配著梅幹菜一嚼,越嚼越香,鹹中帶甜,甜中透著濃濃的鮮,一點兒也不膩。

此時倒也不必配白粥,來一杯清茶最好,苦與鮮中和,刮下油氣以後,回味甘甜。

謝珣吃完一個梅幹菜燒餅後才開口問道:“日後便是在市肆裏賣這個餅了嗎?”

姜舒窈道:“當然還有其他的,種類豐富。”

謝珣點頭,過會兒假裝不經意地提起:“咱們這附近會開賣早食的市肆嗎?”說完以後,欲蓋彌彰地解釋,“雖然這附近全是公侯伯等高門,但平素裏我們早食也會去外面買,就拿藺文饒來講,每日身上都要揣上幾個銅板繞一圈去五柳巷那邊買鴨肉燒餅。”絕對不能讓姜舒窈聽出他也想吃,怕姜舒窈誤會他埋怨她賴床。

姜舒窈盯著他不說話。

謝珣又道:“若是平時早晨起遲了,大家也都是去外面買點吃食拿著上路的。”他就不一樣了,不起遲也會去外面買吃食,實在被姜舒窈養刁了,苦大廚房已久,外面的最起碼還能吃個新鮮。

姜舒窈仔細一琢磨,似乎有點道理,便點頭道:“確實是可以試試。”

謝珣面上神情沒有絲毫變化,內心卻在歡呼雀躍,幾乎要壓不住欣喜了。

翌日他往東宮上值,沒忍住,把這事兒說了一嘴,惹得同僚們好一陣吹捧贊揚,每日吃鴨肉燒餅都快長成個鴨肉燒餅的藺成還誇張到給他奉了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