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聖人千秋(中)

鄭玄為了顯示對聖人的尊敬,每年聖人千秋都會大肆操辦,這是聖人少數幾個能有存在感的場合,他也沾沾自喜於這種被萬眾矚目的感覺,這也是少有讓他覺得自己還是聖人的場合。

聖人看慣了先帝在世時大辦自己千秋壽宴,完全不知辦一次千秋壽宴要花多少錢。他每次辦宴,內庫的錢就跟流水一樣用出去。

先帝在時雖也大肆舉辦壽宴,但有人會替他賺錢,他也時不時有額外收入,加上官員們進獻的壽禮,壽宴看著隆重,實則大部分開銷出去的費用都能賺回來,但是聖人就不一樣了。

先帝的內庫,先前一直由方慎行掌管,後來聖人駕崩前又有鄭玄掌管,聖人接手後內庫看著豐盛,實則都是些樣子貨。他威望跟先帝無法比,官員進獻禮物的價值也不一樣。

在大部分官員看來,與其給聖人送厚禮,還不如給鄭玄送禮。入了聖人的眼,他們也不能升官發財,入了鄭大都督的眼倒是可以讓他們光宗耀祖。

內庫錢不夠,聖人每次設宴用,鄭玄用的都是國庫的錢,這也是他對朝政的掌控力到了一定程度,不然戶部的官員怎麽會答應?可即便如此,每次戶部尚書看到聖人就頭疼。

這位跟先帝完全不能比,難怪先帝在時從未考慮過立他為太子,便是死去的大皇子,在女色方面雖不拘了點,可至少不會讓國庫出錢給自己辦壽宴。

聖人辦宴,不止戶部官員頭疼,就是當地百姓也恨極了。因為聖人一年一次的壽宴,正好讓各地節度使多一個名義收稅,普通百姓們生活本來就苦,而節度使和朝廷的稅收又從來不減免,大部分人辛辛苦苦幹一年的農活,卻連溫飽都不能維持。現在又多了一項重稅,很多人一年都吃不了一頓飽飯,他們如何不恨?

有了聖人和節度使做對比,鄭玄的種種舉動就格外得人心了。鄭玄自掌控朝政之後,就想大肆改革,尤其是各種苛捐雜稅,他率先想的就是改變稅法。

但是他的想法被王珞勸住了,在王珞看來,大夏現在就是一個絕症病人,如果這麽半死不活的拖著,可能還能熬上幾十年,但如果某一處稍有大動作,可以引起各方面的劇烈反應,讓大夏瞬間四分五裂。

她覺得與其改革,還不如先慢慢改變現狀,比如增加財政收入、比如改善落後的農耕技術。增加財政收入的建議,她只稍微提了下,大部分規劃還是鄭玄跟吏部官員商議出來的。

畢竟她知道的手段都是基於後世的國情,貿然搬到大夏只會水土不服。但改善落後的農耕技術,這就只有王珞上了。跟大部分內心有神農投影的華夏人不同,王珞極度厭惡農活,這完全是她在國外住久的後遺症……

王珞以前在國外的時候,工作忙的不行,每天回家後就想躺在床上刷手機,但是國外獨棟房屋有個特點——門前門後有草坪。後花園的草坪因沒什麽人看到,隨便整整就行。但是門前就不行,不僅三五不時的要修建,還要施肥殺蟲,務必要保持門口草坪的美貌,不然就會收到社區物業的投訴。

王珞始終無法理解老外的腦回路,那麽大一片地方,讓它空著不好嗎?用來種地不好嗎?幹嘛沒事種一片草,既不能吃又不能用,還要每天修整、施肥、澆水簡直有病。社區的物業更是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的典型。家裏水電煤壞了,不是自己修就是請工人修,物業是不管這事的,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收錢和看你理草坪。

王珞初到國外,囊中拮據,沒錢請人幫自己整理草坪,她只能自己上。後來看到夏季每月賬單上顯示的水費直線上升時,心疼的無以復加,這些水費都是用來澆草的費用……她上網搜索了一夜的資料,第二天一早就打電話預約園藝公司,把自己花園裏的草坪灌木直接刨了。

她穿上工作服,帶好頭罩手套,在家裏埋頭苦幹了一個星期,做了厚厚的一本小筆記,終於把小花園規劃成菜園子。之後她就被迫走上了神農之路,估計是也因為一開始就不樂意的緣故,等王珞好容易解脫,終於可以不用整理花園後,她就再也不碰任何園藝。

王珞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被迫修煉的園藝,居然能排上大用場,她這也算利國利民了。她讓鄭玄以京城附近的村落為試點,讓每個村落選出一個十五歲以上、二十歲年輕人來京城進修。

能從村裏挑選出來的年輕人,家族勢力肯定是當地首屈一指的,王珞要的也是這點,她以京城的皇莊為試驗點,讓皇莊的佃農教導這些年輕人如何種地,足足一年時間,完全的軍事化管理。

一年之後這些年輕人就完全像是被洗腦一樣,對歐鄭玄推崇之極,回家後也一頭紮進了試驗田,先是自己試種,然後推廣佃戶耕種,還每年都回京城進修,鞏固他們的忠心。王珞這套培養村官的方式讓鄭玄大為贊賞,時下都是皇帝管官員,官員管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