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聖人駕崩(上)(第2/2頁)

長樂沉吟許久後,才猶豫的點頭應了。

賢妃得了長樂的許諾,精神大振,喜孜孜的回去跟太子報訊了,後宮女人都有一個皇後太後夢,沉穩如賢妃也不例外。即使她並不奢求自己能當皇後,可當這好消息來臨時,她還是不可避免的興奮起來。

賢妃興奮,太子卻暗暗苦笑,他是答應了長樂,要滿足世子在邊關的一切所需,可是朝廷現在窮得連官員俸祿都快發不出來了?哪來的糧食運到邊關去?

如果聖人還沒昏迷,他或許會手把手的教太子如何處理朝政,但是聖人昏迷不醒,而太子身邊的那些人,只會教導太子如何遵守制度,他們認為當下種種情況都是因為禮崩樂壞而造成的。

太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復舊制,如孔子那般推崇恢復周禮,這樣便會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一旦太子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些臣子只會說這些都因眾人不守禮的緣故。

如果太子是十來歲的孩子,說不定會被這些人哄住,可惜太子不是。太子今年都不惑之年了,孫子都有了,又怎麽可能會信這些酸儒之言?他又不願意因這事向鄭玄服軟,在走投無路之下,太子終於用了身邊幕僚的諫言,率先用了武帝時期使用的《算緡令》。

他私心是希望民間能出現武帝時蔔式一樣的人,自動捐獻一半家產,以幫助朝廷平定邊關,可惜武帝時期尚有一個蔔式,而現在卻一個都沒有,並且《算緡令》推行工作很難展開。

太子到底還是太天真了,武帝推行《算緡令》時已執政多年,並且已有勝仗威望在,推行時尚且困難重重,而他迄今不過只是一個監國太子,又有多少人服氣自己?

莫說是天下商戶百姓了,就是朝中的大臣都少有支持他的,少數幾個支持他的臣子居然還是鎮國公麾下,鎮國公也在為邊關擔心,太子推行《算緡令》鎮國公並不贊同,但看到太子如此為長子費心,他也願意支持太子的決定。

只是鎮國公的一番好意,在太子看來卻是嘲笑,他的法令卻要靠政敵來輔佐?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太子在鎮國公和身邊人的刺激下,漸漸開始動了實施《告緡令》的心思。

只不過他暫時還沒有暈頭,畢竟聖人還活著,他只敢暗中計劃,卻不敢真正實施。或許是上蒼聽到了他的祈求,就在聖人去行宮的第三個月,也就是中元十八年十二月,聖人的病情突然再次加重,有好幾次都差點搶救不過來。

長樂和鄭玄幾乎是日日夜夜的伺候在聖人左右,鄭玄甚至將朝堂大部分事宜都放下了,對聖人吃喝拉撒的一切事宜都親力親為,有他這一份孝心在,太子也不能安然待在宮裏,也來到了行宮,同鄭玄一起伺候聖人。

初八那天晚上,沉睡了數天的聖人突然醒來,他環顧四周,看著鄭玄和長樂,他對兩人露出了虛弱的微笑:“我睡了多久?”

“阿耶!”長樂看到父親醒來,甚至神智都是難得的清醒,非但沒有歡喜,反而淚如雨下。

回光返照!所有人心裏都浮現了這一詞。方慎行連忙外出去請諸位大臣,太子來行宮伺候聖人,公務也不能拉下,因此朝中大部分臣子都跟著太子一起來了行宮。

聽說聖人醒了,甚至神智都是難得的清醒,眾人連忙同太子一起過來,而長樂已經在這時候,將賢妃已立為皇後、鄭玄這些天都一直在行宮伺候他,寸步不離的事都絮絮的跟聖人說了。

聖人聽得眼前一黑,他心疼的看著消瘦的愛女,他還沒死,就有人開始欺負他兒子女兒了嗎?聖人已經病糊塗了,之前他只惋惜鄭玄是楊氏所出,而不是皇後親子,現在他卻私心已經把鄭玄當成了自己兒子。

他緊緊的握著兩人的手,兩行渾濁的眼淚自他眼角滑下,他嘴裏喃喃著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話。鄭玄在他耳畔低聲安慰道:“阿耶你放心,我會好好照顧阿姐的。”

阿耶本來只是鄭玄對聖人私下的稱呼,但今天他卻當著長樂的面喊出了口,這聲“阿耶”不僅讓聖人淚水流得更急,長樂也哭了,要是玉郎真是自己的同母的胞弟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