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合作夥伴

王貴妃又給王珞仔細說鄭家四位公主的情況,鄭家權勢極大,家中男子尚的公主身份也不凡,鄭玄祖母臨海大長公主是先帝同母胞妹,聖人的嫡親姑姑,鄭玄的大嫂長樂公主更是鄭皇後僅有的女兒,今上唯一嫡出的公主。

二嫂宜城公主雖不是嫡出,但也是淑妃的女兒,宜城公主有四個同母的兄弟——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和八皇子,淑妃也是後宮最有福氣的妃子。聖人的四妃生養的子嗣都不少,但能站住的孩子少,淑妃是少數讓孩子大多長大成人的妃子。

鄭家公主中唯一不起眼的大約就是鄭玄繼母安邑長公主了,她是聖人異母妹妹,比鎮國公小十歲,在尚鎮國公之前跟前夫育有三子二女,俱已成親生子,只是她長女跟她一樣命苦,也是早早沒了夫婿,安邑擔心長女,得了鎮國公允許後,就把長女和外孫都接到鎮國公府住下。安邑長公主的外孫女跟王珞同歲,外孫比其姐小三歲。

王珞見王貴妃提起安邑公主兩個外孫時目光意味深長,她了然道:“難道安邑長公主想把外孫女許給指揮使?”按理鄭玄跟這位外孫女是差了輩分,但世家大族之間都忌諱失婚非類,只在門第內互為婚姻,選擇範圍小,是故男女成親不講輩分,舅輩娶甥女、姨母嫁給甥男的比比皆是,雙方兄妹交換互婚的也隨處可見。

畢竟世家大族子孫枝繁葉茂,既不能隨意婚配,就只能在固有的幾家人之間消耗了,就像他們王家跟南安縣公家就是幾代聯姻,王家庶子娶劉家庶女、劉家庶子娶王家庶女的婚事,王珞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當然如果大族嫡系兒女稀少,也不會隨意選擇這種交換婚,不然太浪費資源。

對王珞的一點就透,王貴妃十分滿意,所以她喜歡跟聰明人說話,王貴妃說:“安邑的長女嫁的是範陽盧氏子,雖不是長房嫡長,也是嫡系弟子。”

王珞暗忖,鄭玄身邊似乎是個人比王家門第高?估計在外人看來,這指揮使要眼瘸到什麽程度,才會看上自己?

王貴妃見王珞不說話,只當她心中郁悶,遂安慰她說:“鄭玄是鎮國公的幼子,他的兄長年紀都比他大許多,世子都已不惑之年,你嫁進了鄭家,只要規矩不錯,他們也不會為難你。”王貴妃說罷又曖昧一笑,“鄭家兄弟娶的都是少妻,對妻子都很疼愛,你是指揮使親自看上的,他會護著你的。”

“少妻?”王珞很奇怪,鄭玄兩個兄長不都是尚公主嗎?怎麽會是少妻?

王貴妃道:“先後身子骨不大好,跟聖人成親多年才有了長樂公主,長樂公主比世子小了七歲,宜城公主也小了駙馬八歲。”鄭皇後就生了這麽一個女兒,無論是聖人還是鄭家,都想讓長樂公主下降到鄭家。

長樂公主是聖人唯一的嫡公主,能配得上她的也只有鎮國公的嫡長子,聖人又疼愛長樂公主,將長樂留到十七歲才下降。鎮國公世子自長樂公主出生就在等她長大,鄭玄的二哥也因為長兄延遲了婚姻,待世子和長樂公主成親,他才尚了淑妃所出的宜城公主。這麽算起來,鄭玄成親也不算晚,他兩個兄長也都是他差不多年紀成親的。

王珞暗想既然鄭家如此受寵,聖人又不是沒有跟鄭玄同齡的公主,為何不讓鄭玄尚主?但這話她也不好問王貴妃,但聽完王貴妃的講述,她大致能確定她知道的“鄭太師”,應該就是鄭玄的父親鎮國公,除了鄭家也沒有別家有這能力了。

因王珞歷史匱乏,鄭玄笑話了王珞一番後,也給她簡單補充了點常識,他說按照大夏慣例三公都是死後追贈的,很少有官員生前就冊封三公。而王珞所知道鄭太師是大夏末年的奸臣,若不是先死,就要篡位的人,生前就有太師官位也不奇怪,畢竟是亂臣賊子嘛。

王珞想到鎮國公府門第如此顯赫,鄭玄同母胞兄尚得都是貴主,她這身份嫁入鎮國公府,恐怕要被所有人看不起吧?王珞沉吟一會,開口道:“侄女想求姑姑一事。”

王貴妃揚眉:“什麽事?”

王珞說:“我想求姑姑給我一個傅姆。”她頓了頓道:“我阿娘膽子小,沒經歷過事,我的婚事——”王珞提起自己親事,意思意思的低頭裝了下羞澀,然後繼續對王貴妃說:“只怕只能勞姑姑費心了。”王貴妃是出嫁女,王珞的婚事按理輪不上王貴妃來安排,可王珞更不放心讓沈夫人安排。

她敢保證只要讓沈夫人插手自己親事,她絕對會先給自己陪嫁十來個年輕貌美、又能生養的女人。要說沈夫人想破壞她跟鄭玄夫妻感情也不至於,她只是認為鄭玄年紀老大,膝下荒涼,她嫁進去最要緊的就是開枝散葉,她生不了嫡子,也要先把庶子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