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頁)

人多了成本自然也要多,這也是姜桃猶豫的一個地方。她身邊不多的銀錢還要給姜楊科舉用的,雖然她如果去跟蘇如是開口,蘇如是肯定能想著法子給她送銀錢,立下名目說和她合夥,但她若是讓蘇如是入股了,回頭算盈利,蘇如是肯定不要。

等於是她變著法子讓蘇如是貼補她。

如果和黃氏合作,她們算是朋友,卻不沾親,不會說誰占誰便宜。而且她是縣官夫人,光是這個身份坐陣,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她就有些著急地站起身道,“我還得招幾個人來,你既說不會管理,那這事兒就得交給擅長這些的人來做。”

沒兩天黃氏還真領了兩個中年婦人來,把她們介紹給姜桃。

她們一個是黃氏的陪嫁,黃氏喚她作“花媽媽”。

早些年黃氏還沒立起來的時候,秦家所有大小事都是花媽媽一手包辦。把家裏上下都打點好了,花媽媽才讓黃氏開始管家。

另一個則是黃氏在本地尋來的資深繡娘,姓袁,早些年在州府的大繡坊做工的,做了好些年都到二把手的位置了。但不巧那繡坊的東家倒台了,繡坊也讓人吞並了,還把袁繡娘趕出了州府,不許她在那裏討生活。她年紀也大了,便只能和一家子回到了故鄉。

這兩人一個是巨賈之家從小被培養的管理人員,一個是有大繡坊管理經驗的老繡娘。

都是很對口、也很難得的人才。

別看黃氏平時看著糊糊塗塗的,說到做生意她還真有幾分頭腦,反正比姜桃思路清晰多了。

她還比對著姜桃早先擬定的契書,琢磨出了一份新的。

照著新的契約,繡坊原來的繡娘待遇!遇被提高了一些,和後頭進來的新繡娘區別開來。

還有就是孟婆婆和李氏已經管理原來的繡娘一段時間了,也確實做得很好,兩人正式被提拔到了管理層,和黃氏後頭帶來的花媽媽、袁繡娘待遇一致,四個人互相監督,共同管理繡坊。

再有就是黃氏和姜桃拆賬了,姜桃雖然出了技術和一個草台班子,但是黃氏給的本錢多,她就想著和黃氏五五分賬。

沒想到讓黃氏一口回絕了,還替她著急道:“阿桃你這樣可不成啊!你是一開始的東家,小繡坊的招牌是你一個人打響亮的,我是後頭加入的,怎麽能這麽簡單拆一半給我?你建立的優勢雖然沒有成為肉眼能看到的銀錢,但那是隱形的財富。不然為什麽那麽多做生意的,都想著法子去收購什麽百年老店,不就圖人家的招牌?”

黃氏說不管,我就覺得值錢。

她執意只要拆三成盈利。

姜桃後悔了,她覺得黃氏和蘇如是一樣的,根本不會和她親兄弟明算賬,都是想著法子給她送銀錢啊!

“你也別覺得我吃虧,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長線買賣,後頭自然也有我的賺頭。而且咱們本地的繡坊,解決了這麽些婦人的生活問題,我家老爺說不定還得再受一次嘉獎!那也是我賺的!”

黃氏動作也是真的快,秋天的時候招夠了人,又在附近租賃了一個大院子給她們做工。

這倒是又幫了姜桃一個忙,之前十來個人都在她家裏,平時倒也沒什麽,但姜楊最近忙著備考,有時候會熬夜看書,早上的時候姜桃就想讓他多睡會兒,但繡娘們住的近,來開工很早,總是會弄出一些動靜來,雖也不說怪她們,但到底有些不方便。

如今倒是方便了,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完全分開了。

姜桃每天去繡坊指點一下新人,待上個半天,其他時候她就能做自己的事了。

等這一切都忙完了,姜桃還沒怎麽覺得,天氣已經開始凍人了,眨眼間就到了年底。

這是她和沈時恩成婚後的第一個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