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2頁)

那時候衛常謙在翰林院已經當了好些年的官了,但翰林院裏勾心鬥角沒有那麽多,大部分時間大家都在想著怎麽寫好文章,著書立說,爭得最厲害的,也不過是爭一個在皇帝或者太子面前露臉講經的機會。

而且衛家還有衛老太爺獨當一面,衛常謙活在其羽翼之下,還真沒怎麽見過官場黑暗,也難怪衛老太爺都說他讀書讀傻了。

也就是後來衛老太爺退下來了,衛常謙支撐門庭,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的順風順水,都是靠著他爹的庇護,幾年裏他也慢慢地成長起來。

去年開始皇帝開始漸漸給太子放權了,人人都爭著在太子面前露臉。

衛老太爺卻讓他趕緊以侍病為由退下來,通俗點說就是京城不好待了,咱家快跑吧!

衛常謙也聽他爹的話,不明就裏地就辭官歸鄉了。

如今他知道朝堂局勢要發生大改變,心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火熱起來。

不過他也知道辭官容易,起復難,而且他爹當年不站隊不幫忙的,估計在太子心裏也沒落著好,不清算他們家就不錯了,哪裏還會想著再起用他們家。

他兒子倒是跟他爹一樣聰明有天分,走科舉路子必不會差,但是那樣太刻意了,就差直接說:“我們家先後辭官就是為了明哲保身,現在風頭過去了,我們家又回來了!”

那吃相也太難看了。

而且他兒子是一直跟著他爹讀書的,衛常謙雖然知道自己是三代人裏天資最差的,但是前半生他靠完老子,後半生靠他老子帶出來的兒子,到底也有些沒面子。

所以衛常謙就希望姜楊能在恩科中嶄露頭角。姜楊可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學生,等他在科舉中大放異彩,新帝肯定會問啊,你一個寒門舉子能有這種成就,老師是誰呢?

姜楊再一提他老師的名號,現在新帝心裏留下印象,回頭衛家再起復就容易了,也讓天下人都知道,他衛常謙也是有幾分本事的!

所以當天上課,衛常謙讓下人都離的遠遠的,還把門窗都關了。

在場的幾個都是他學生,榮辱和他這老師綁在一塊兒的,雖有個旁聽生蕭世南,但蕭世南和姜楊又是一家子,不用擔心他們出去亂說。

所以衛常謙直接對他們道:“我得到消息,不久後可能朝廷要像前朝那樣開設恩科,奪情天下舉子。雖不知道真假,但左右阿楊身上的孝期也就二十個月了,準備科舉之事宜早不宜晚,從今天開始,我會給阿楊單獨上課,其他人就還按著自己的進度念書。”

姜楊面上一肅,他自是有抱負的,但因為身上戴孝,只能等三年下場。如今衛常謙雖說只是“可能”,但這樣的“可能”還是讓他心頭澎湃!

楚鶴榮和小姜霖就無所謂了,兩人的程度相差無幾,都是剛學完蒙學的書,科舉的事情和他們八竿子也打不著。

反而楚鶴榮還挺高興:老師要給姜楊開小灶了,那他不就能松快松快了?

雖然他也沒學得多認真吧,但是日常在衛常謙的高壓之下,還是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他先兀自偷笑了一陣,等衛常謙把姜楊喊出去單獨說話,他趕緊轉頭去看蕭世南。

可沒想到一直和他一個陣營的蕭世南卻沒有像他一樣偷笑,而是臉上出現了無比激動高興的神情。

這是怎麽了?下場科考的又不是他,他激動個啥啊!楚鶴榮不明所以。

蕭世南怎麽能不激動啊?!今天他還想著日後回京,姜桃和姜楊他們因為沒有身份背景而被他爹娘看輕,也怕因為身份有別,他和姜楊越行越遠,壞了自己和他們的親緣。

但是現在衛常謙說姜楊可能很快就可以借著恩科奪情下場了!

蕭世南自己不怎麽會讀書,但是姜楊在他心裏就是最厲害、最聰明的讀書人,他覺得姜楊一定能高中,說不定像衛家老太爺似的,來個連中三元六元的。到時候姜楊成了朝廷新貴……雖然讀書人和他們勛貴不是一個路子的,但同樣朝中為官,肯定不會說被人看輕。

蕭世南樂呵呵地想,戲文裏不老是寫公主喜歡招年少有為的狀元郎為駙馬嗎?他記得皇帝的女兒還挺多的,各個年紀的都有,長相也大多隨了她們母妃,環肥燕瘦各不相同,有幾個公主他還挺熟,小時候老跟在他和蕭玨屁股後頭跑的,長大了應該不會差到哪裏,到時候就從裏頭選一個給姜楊當媳婦!

哦……雖然輩分可能有些亂,但是不管了,總之有了新貴的身份,姜楊很簡單就能和他親上加親,想想就讓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