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2頁)

如今的這幾位閣臣,蕭錦琛同他們共事多年,先帝病重時文淵閣便已經是蕭錦琛接管,行至今歲也將近有三載時光。

這三年以來,他們相處還算融洽。

能進文淵閣的,都是大齊官場中最鐘靈毓秀的頂尖代表,他們的能力、手腕、眼界皆是一流,只要他們想,就不可能讓蕭錦琛生氣或者煩悶。

然而大齊行至今日,已一百八十年之久,官場人員冗雜,政令苛沉,坊間自是一派繁華盛景,但在朝中,已有暮氣沉沉之色。

這些蕭錦琛都清楚。

然而這一切都不可能一夕更改,他的目光早就盯住了那些盤踞在各地的望族,那些憑借早年官身隱約往門閥發展的“官宦之家”,那些結黨營私,胡作非為,官官相護的官員。

這一次百禧樓兇案,就是他目前最好的時機。

他可以借著這一次懲戒的三族隔山敲虎,借力打力,讓那些早就有些囂張跋扈的望族和官宦

人家都收斂起來,然後在如抽絲一般各個擊破。

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也很辛苦,會有反抗和敵視,也會有流血和犧牲。

可若蕭錦琛不去做,說不得再來個幾十年光陰,大齊也會如前朝一般苟延殘喘,一夕覆滅。

屆時,整個中原大地面對的就不是短暫的陣痛,而是永無止境的殺伐。

蕭錦琛垂下眼眸,他選了這麽一條路,就要堅定走下去,此生絕不後悔。

但在這之前,他還是要讓這些閣臣知道,他們只能跟著他走,不可生二心。

大抵蕭錦琛這會兒思考得時間太長,以至於宋景耀立即就覺察出陛下有話要說,便放下竹筆,起身道:“陛下可是有要事相商。”

首輔都開口了,其余的四個閣臣便一齊起身,沉默等著蕭錦琛訓話。

但蕭錦琛今日的態度很溫和。

他道:“愛卿們辛苦了,坐下說話吧。”

閣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才小心翼翼坐下。

宋景耀是兩朝老臣,他年紀也大了,若是想致仕立即就能光榮致仕榮歸故裏,若是蕭錦琛不讓走,他還能再幹四五年的光景。

且他還曾給蕭錦琛上過課,算是蕭錦琛的老師。

有些話,別人不敢說,他可是敢的。

見蕭錦琛如此和藹,宋景耀估摸著他有大事要說,便直接開口道:“陛下若有事但說無妨,臣等再行商議。”

蕭錦琛看他一眼,難得露出一個淺淡的笑容。

宋景耀從小看著他長大,知道他根本就不愛笑,除非心情愉快或極為生氣,否則臉上常年沒喜怒。

果然,蕭錦琛就道:“朕繼位至今已將近兩載,然前朝事忙,一直無心後宮之事,以至後位空虛,一直無鳳主母儀天下。”

他突然說起皇後的事來,包括中書令在內的幾位近臣都有些吃驚。

早年先帝病重時,他們就勸過蕭錦琛提前遴選皇後,待到出孝之後便可大婚立後,一點都不耽誤。

當時的蕭錦琛卻拒絕了。

宋景耀當時也特地去勸過,蕭錦琛還跟他說了幾句真心話。

他至今都記得,這位年輕的皇帝陛下當時身上已無稚氣,他沉著臉,十分嚴肅道:“若是朕只看家事品貌來選皇後,那是對自己的敷衍,也是對對方的輕慢。”

“皇後一位,母儀天下,她是朕的結發妻子,是皇帝的原配皇後,是天下的共主。”

“若是選出的這個人不合適,或者朕無法同她和諧共處,又當如何?”

“廢後?幽閉還是扼殺?”

在一開始,蕭錦琛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麽,他也一直堅定按照自己的內心行事。

皇後自來重要,但作為絕對皇儲的蕭錦琛,卻根本不需要皇後來穩固前朝後宮。

在他還沒繼位時便已把控前朝與軍令,繼位之後更是上下通達,其實宮裏有沒有這個皇後,似乎只是年初節慶時祭祀典禮上少那麽個人,蕭錦琛真不想立後,那宋景耀也不好去逼迫他。

當時擲地有聲的皇帝陛下,現在卻突然變了口吻。

是他突然想通了,還是在試探他們,亦或者……他的眼中出現了他認為最合適的那個人?

那個可以成為他的結發妻子且又能母儀天下的最適當的人選。

宋景耀心裏倒是盼望是後者,便小心翼翼問:“陛下可是心裏有了人選。”

他倒是問的直接。

其余幾位閣臣都不敢開口,生怕惹陛下發怒。

然而蕭錦琛卻一點都沒有生氣。

他臉上的笑容一直還在,那種淺淡的舒心的微笑,仿佛帶著些懷念的纏綿,又似乎春日裏剛飲用一杯桃花釀,微醺之中自有疏朗。

一室朝臣就聽蕭錦琛柔和地道:“是啊,朕心裏有了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