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2頁)

舒清嫵跟在淩雅柔身後,她發現淑太妃沒有動,張采荷倒是跟了出來。

宮妃們便客客氣氣送走她,剩下舒清嫵她們三個待在慈寧宮門口準備上步輦。

淩雅柔一貫心直口快,她看張采荷那副樣子,就有點氣從心生,她皺眉對張采荷道:“張采荷,你看看你現在像什麽樣子。”

舒清嫵沒說話,但也一同看向張采荷。

張采荷不理她,自己慢吞吞坐上步輦,低著頭也不吭聲。

淩雅柔就更生氣了。

她特別見不得別人自暴自棄,說句實在話,張采荷只是蠢,她卻不壞,在淩雅柔眼裏,她不是個罪大惡極的人。

大家一起入宮為妃,其實結局都差不了多少,淩雅柔也不知道今天自己怎麽回事,特別沖動。

她道:“你這麽活著有意思嗎?整天垂頭喪氣自怨自艾的,難道就能讓別人對你好一點?難道就能重新獲得親情和疼愛?那才是白日做夢。”

張采荷被她這麽一刺激,猛地擡起頭。

她眼眶泛紅,緊!緊咬著下唇,整個人緊繃成一條弦,就怕一個高音猛然崩斷。

但她就那麽看著淩雅柔,依舊沒有說話。

這完全不像她了,若是以前,張采荷非得跳下步輦跟她掐架。

淩雅柔深吸口氣:“你太讓我失望了。”

她說罷不再多言,只吩咐張桐快一點,頭也不回走掉了。

淩雅柔氣得直喘氣。

舒清嫵忙上前拍了拍她的後背:“我已經勸過她了,她不會聽的。”

淩雅柔略有些疲憊,她問舒清嫵:“我是不是太多管閑事了?以關系那麽差,經常坐在一起就吵架,現在我又何必去勸她重新生活?”

一旦太後覺得她沒用了,撒手就能拋棄,就如同現在這般,張采荷到底開不開心,是否生病難過,太後也都不在意了。

她關心張采荷的時候當親女兒疼,不想捏在手裏捧著了立即棄如敝屣。

她的好侄子馬上就要成婚,她一門心思都是張家的姻緣,哪裏還會關心張采荷?

舒清嫵低聲道:“你不是多管閑事,你只是感同身受罷了,好了,能不能走出來,就看她自己了。”

另一邊,張采荷默默回到碧雲宮,她在正殿裏坐下,張桐忙著伺候她更衣。

張采荷木納地任由她伺候,心裏卻想自己跟太後對持的那一天。

她記得那天天很藍,雲很白,春風拂檻,楊柳清揚。

她記得自己剛聽到宮人竊竊私語,當時就怒發沖冠,她絲毫不股嬪位娘娘的體面和尊容,就穿著常服,一步一步跑進慈寧宮。

在她心裏,太後一心都是她。

她從小在太後身邊長大,嘴裏叫著姑母,實際上對於她來說,太後比她!她親生母親都要親近。

是太後養大了她,疼愛她十幾年,至今未曾變過。

當聽到舒清嫵和淩雅柔都被封為妃之後,張采荷以為太後會氣急敗壞,會為她生氣心疼,也會替她跟陛下據理力爭。

然而這些都沒有。

她因為來得太急,沒有讓宮人通傳,慈寧宮人也不知她為何突然出現在宮門口,一時間還來不及稟報。

張采荷記得自己讓她們不要說話。

她就站在正殿外面,聽著太後在宮裏笑著說:“皇兒選的姑娘確實是好的,以後咱們宗哥兒就有宗親嶽丈扶持,往後的仕途就能順利。”

另外一個說話的人,是她母親定國公夫人周氏。

太後也說:“是了是了,簡郡王也是皇兒的堂叔,如今在宗人府裏擔任要職,在宗親裏很能說得上話,他家的三女兒甭管是否為王妃所出,親爹總歸是簡郡王,這就很好了。”

定國公夫人周氏就嘆了口氣:“雖說如此,但聽聞那姑娘身子不是太過康健,樣貌又十分普通,且簡郡王妃直言不諱,讓咱們家宗哥兒以後不能納妾的。”

太後就說:“這有什麽?咱們又不是娶能生孩子的丫頭,回頭讓禮哥兒、安哥兒他們多生幾個,過繼也無不可,都是一家子血緣骨肉,哪裏有什麽分別。”

張采荷冷冷站在殿外,聽著他們歡聲笑語,只覺得自己的心破了一個打洞。

是啊,都是一家子血緣骨肉,哪裏有什麽分別……呢?

小劇場:十年前

端嬪娘娘:娘,我是哪裏來的?

周氏:你是門口垃圾箱裏撿來的。

十年後

端嬪娘娘(恍然大悟):原來是真的嗎?

這個小劇場湊熱鬧的,不能當真!當然端嬪娘娘很慘了,我們要同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