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2頁)

舒清嫵有些哽咽,可上揚的嘴角,卻又昭示著她的好心情。

果然只有三叔的家書,才是值得期待的。

舒清嫵翻過這一頁超長的關懷和問候,才看到正題。

三叔其實不是一個如此感性的人,他也很少會這麽羅嗦,大抵同她一樣,因為經年未見,到底是有些不放心的。

這份對侄女的不放心,體現在了厚厚的一疊家書中。

舒清嫵認真看下去,三叔說家裏的事情他已經安排妥當,不需要她再關心家裏,並且特別提到,家中銀錢夠用,完全沒必要她一個外嫁女兒再去補貼娘家。

她低頭擦了擦略有些潮熱的眼角,心裏那些翻湧而出的情緒漸漸平息下來。

三叔在信裏寫得很明白。

他說大伯一家的二堂哥去歲成婚,二姐姐也已經出嫁,家中現由大堂嫂管家,還算是平穩。

言下之意,這位大堂嫂很聰明,家裏能穩住。

而她家中,因為她被封為麗嬪,州府的消息要比家中快一些,因此二個弟弟也趕著在開春時節進了縣學讀書。

當然,看在麗嬪娘娘的面子上,縣學不收束脩。

能破格錄取已經算是給舒清嫵面子了,現在還不收束脩,顯然這個縣令很上道,大概才到舒清嫵在宮裏正是紅火時,額外添一份香火情。

舒清嫵取了張紙箋,在上面簡單添了幾筆。

人家不要,卻不能不給,這個三叔大抵心裏有數,但要給多少卻沒有準。

寫完之後,舒清嫵繼續往下看。

三叔簡單說了說家裏其他的小事,又跟她說家中的書院近來有幾個學生很出色,說不得三年後的大考能步步高升,入京參加春闈也無不可。

舒清嫵回憶了一下,似乎三年之後確實有幾個學生成績很不錯,因為都是寒門學子,當時蕭錦琛還挺高興來著。

這些內容都看完,已經寫了五頁,最後一頁三叔就把內容又寫回舒清嫵父母身上。

三叔道她母親如今正在家中盯著兩個弟弟讀書,父親則被三叔安排了個書院的差事,讓他教年少學生《禮記》,她父親學識不行,但自己本身是個老古板,教學生背書倒是很有一套,倒也!算是學以致用。

如此一來,父母兩個都有事情做,就沒心思再盯著舒清嫵瞧。

最後三叔又道,因著她的關系,近來柳州城內很多媒婆上門,要給她兩個弟弟相看親事,只是她母親眼界頗高,許多家的閨秀都被拒之門外,三叔問她對於此是否有些想法。

舒清嫵想了想,在紙箋上又添了幾筆。

這一頁不長,寥寥幾筆,寫得大抵都是三叔的心裏話。

三叔跟她說:三丫頭,你自小就是家裏最聰慧的孩子,家中上下,唯有你讀書學識皆是上品。你聽話、懂事、自律、守禮,樣樣都很出色。

說句實在話,家中其他子弟,無論男女皆不如你。

便也正因如此,你母親才把希望寄托於你一人身上,不停要求你努力做到最好,也不顧念你將來人生,堅持送你入宮。

過去所有的不平和憤懣,皆在這簡單的一筆一劃裏輕輕散去。

三叔繼續寫道:當時我跟你三嬸是勸阻過的,只是收效甚微,你母親已經把你報上縣裏,便也只能如此。

當時我看你神情淡漠,便知你也願意為了家中付出,只這一份家族榮光,不應當由你一個小輩去背負。這是我們這一輩人的恥辱,也是我們無能的體現,現在你能獲封嬪位,可我心裏卻越發難受。

為了今日,不知你要走過多少艱辛,亦不知你會遇到多少非難,看著你走上了一條最坎坷的路,作為長輩,寢食難安,愧疚不休。

舒清嫵無聲哽咽著。

這世間能有一人懂她,一切悲歡都有了意義。

最後三叔一字一頓寫道:三丫頭,既然既定不能更改,便只能如此堅定走下去。三叔希望你知道,家中有我們守護,你且過好你自己的人生,健康快樂就足夠,其他一切皆是虛言。

舒清嫵把這封沉甸甸的家書緊緊抱緊懷中,痛哭失聲。

前世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那些委屈和絕望,全部在這一聲聲的痛哭裏漸漸泯滅。

舒清嫵的心跟著那一句句話語,重新綻放出無比耀眼的光華。

有時候,堅持太累了。

只需要一個契機,人就可以輕易放下。

舒清嫵使勁點點頭,對著遙在家鄉的三叔,也對著曾經的自己。

“我會好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