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2頁)

舒清嫵點點頭,卻很淡然,也沒有幸災樂禍:“端嬪只是一頭熱,她聽風就是雨,自己從來沒那份心去揣度,今日能跟惠嬪吵架,明日惠嬪一哄她準好。”

“若要讓她們分崩離析,還是看太後。”

張采荷確實沒腦子,蠢得舒清嫵看不下去,但太後似乎還沒蠢到那個份上,她看似整日裏耀武

揚威的,陛下卻完全不動她,也不會去動張家。

可舒清嫵如此想來,回憶起前世今生,都不覺得太後有這份智謀。

前世的時候,舒清嫵認為太後是陛下的生母,不太可能主動加害陛下,又或者是害得陛下沒有子嗣。她除了看起來不太靈光又有些跋扈,倒是沒有太大的差錯。

但是事到如今,再去深思這事,舒清嫵突然有些別的想法。

如果說太後所言所行都有外人在指點,就跟譚淑慧糊弄張采荷一般,那麽太後所經手的任何事,都不可能是絕對安全的。

舒清嫵深吸口氣,低聲呢喃:“太後背後,可有其他人?”

莊六也愣住了,他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心裏反復琢磨,把入宮以來聽到的所有八卦都參雜到一起,最後卻也覺得娘娘所言並非猜測。

“娘娘,太後娘娘經常要去慈和宮,也會去外五所看望二殿下和三殿下,這期間能碰到不少人。”

舒清嫵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太後身後的人若不是太妃,必定是前朝朝臣,外五所在後宮之外,也就太後能出宮去探望皇子,這一來一回碰到過什麽人,卻是莊六也很難查了。

若是太妃,淑太妃、賢太妃、宜太妃都有嫌疑,其中舒清嫵最懷疑的就是淑太妃。她看上去最好最溫和,就跟譚淑慧一樣,說不定也是最壞的心腸。

至於朝臣,就得慢慢摸索了。

舒清嫵長舒口氣,她覺得事情越來越有趣了。

“外五所咱們手伸不到,慈和宮若是有機會,也要盯一盯,就盯著幾位太妃,看看她們平日裏都同誰聯絡。”

莊六行禮作揖,口中稱是。

他道:“娘娘,若是想知道早年太妃的事,尚宮局最清楚,老嬤嬤們在宮裏待了一輩子,就沒她們不知道的。不過太後的事她們應當不會多嘴,臣會先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打聽到早年宮裏的舊事。”

舒清嫵頷首道:“你辛苦了,不過也要注意低調,不要讓外人發現。”

莊六就笑了,他頗為篤定:“娘娘放心,咱們宮中的小黃門都是尚宮局出身,若要去打聽事情,定然是拐彎抹角一波三折,不會親自出面。”

宮裏最難查的就是這種托關系,一件事中間拐上七八個人,一個人說亂了記錯了,整件事就更迷糊。小黃門年紀不大,辦這種事最便宜,且宮裏的宮人們本就碎嘴子,挑一個話頭來問最是正常不過,倒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舒清嫵想查這事,還是為了前一世。

她總覺得太後或者太後背後的人不簡單,她們的意圖肯定不止局限於後宮。

太極殿上那把金燦燦的寶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誰又不想去坐一坐呢?

舒清嫵淺淺勾起唇角,讓周嫻寧取了賞賜給他,然後道:“你辦事,本宮放心,辛苦你了。”

莊六也不做那感恩戴德的做派,只說:“是,臣定當竭力而為。”

果然如舒清嫵所言,第二日譚淑慧就跟張采荷一起去慈寧宮哭了一場。

她聲淚俱下,娓娓道來,把一個替張采荷全心思量的閨蜜演繹得活靈活現。最後在太後的勸說下,張采荷跟譚淑慧握手言和,手拉手回了碧雲宮。

這麽一鬧,張采荷的發熱又有些反復,再次驚動了太醫院。

舒清嫵這會兒就坐在院子裏,聽著遠處些微的熱鬧聲響,對周嫻寧道:“我說什麽來著?譚淑慧能哄張采荷一天,也就能繼續哄住太後。”

舒清嫵正在跟周嫻寧閑話,突然坐起身來。

她低頭思量片刻,喃喃道:“若是譚淑慧同太後背後的人有牽扯呢?”

周嫻寧心中一驚,也道:“娘娘如此說,倒也在情理之中,惠嬪娘娘家中父親官拜戶部侍郎,聽聞很是得陛下看中,因著年輕有為,說不得這些年就能入閣。”

舒清嫵眯起眼睛。

隆慶四年,譚淑慧的父親確實入閣了。

但譚淑慧卻於隆慶五年時被褫奪封號,貶為庶人打入冷宮,雖然陛下嘴上不說牽連家中,她父親還是早早便告病退閣,最後直接告老還鄉了。

那麽現在,譚淑慧或者譚淑慧家中,跟太後到底有沒有額外的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