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5頁)

在聖上下旨之後,沈陵給宋奇等人送過賠禮,寫了一封信。不算是道歉,緩和一下關系,在這件事上他不想攜帶任何私心,在他看來朝堂之上不管如何鬥,國家民族的安危存亡是底線,應該是一致對外的。

雖未言明,但關系卻是也是緩和了。

永安侯和沈陵接觸幾次之後,便明白了為何他在朝中人緣如此之好,並非左右逢源,他行事極為認真,但做事也很少夾雜私心,很讓人服氣。

“沈侍郎,此次出征有你在後邊,本侯至少能放心一半。我朝有你這樣的人,是我朝的幸事。你雖不領兵打仗,但有些人的作用不在於沖鋒陷陣,遠在千裏之外亦能對戰事起決定作用。火炮對士兵們太重要了,本侯替此次出征的戰士謝過沈大人。”

*

大軍集結完成,聖上為永安侯踐行,大軍趕往蒙古邊境。

戰爭打響後,戰報每半個月來一份,沈陵對後勤物資格外注重,不容許有半點差錯,這是承載了近十萬大軍的性命安危,誰都賭不起。

這樣的情況下,第三次出海開始了,這一次又擴大了規模,有了前兩次的經驗,第三次安親王不去了,換成了商貿部和鴻臚寺的人,兩次平安歸來,大家對航海的恐懼也減少了。

前線吃著國庫,自然需要海外貿易增加收入,海外貿易帶動了多少商戶,原本沿海地段都是比較窮苦的,如今朝廷開始修築碼頭,開放通商口岸,自是開始興盛起來。

我朝已經和高句麗、倭國、暹羅等建立了航線,這幾個國家比較近,商船來往非常方便,第二回 的時候,商船從暹羅帶回了許多熱帶的種子,沈陵讓人在兩廣一帶種植起來,暹羅就是泰國,泰國的水果特別豐盛。

沈陵一直想找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不過都在美洲大陸,目前還去不了這麽遠,希望能在別的國家找到。

如今海運發達以後,對京城最顯著的好處就是熱帶的水果以及海鮮運到京城更加容易了。內地人不太會吃海鮮,覺得那東西腥氣,像鮑魚什麽一般會曬成幹,然後用來煲湯,內地的菜系裏海鮮最大的用處就是煲湯。

沈陵組織了幾場海鮮燒烤,做了幾頓海鮮宴之後,京城漸漸流行起了吃海鮮。

這些官老爺們都吃起了海鮮,酒樓能不跟上嗎,從沿海地帶挖廚子,買海鮮,倒是興起了一項新的生意,有些商販就看到了海鮮的前景,開始從沿海收海鮮,然後一路海運過來。

靠海的漁民在這個時候其實生活非常困苦,目前像廣東深圳這樣的都還沒有發展起來,沿海的地方還屬於小漁村,出海非常辛苦,伴隨著危險。

不過,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沈陵相信沿海地區的地理優勢會逐漸凸顯。

前方的戰況不斷傳來,永安侯和周將軍把蒙古和羅刹打回邊境外,正備受鼓舞時,忽然間情況急轉,我方的火炮被間諜出賣,羅刹掠去了幾個火炮,回攻我朝,周將軍受傷,被羅刹掠去一城,永安侯緊急退後,此次傷亡數萬人。

傳回京城,一片嘩然,無數人指責永安侯禦下不嚴,被間諜鉆了空子。聖上如何不動怒,大好的勢頭被破壞了。

沈陵不建議臨時調換領軍:“永安侯已經同軍隊磨合得差不多了對敵軍也有較深的了解,此次失誤也並非永安侯全部過失,若是陡然間換人,豈不是廉頗趙括?”

陳老將軍亦言,勝敗乃兵家常事,並未全軍潰敗就沒有完全失敗。

好在還有永安侯的親信保護,但周將軍受了傷,還是需要再有個將領過去輔助,周將軍在邊關苦苦堅持了一年,如今還受了重傷,聖上立即派陳小將軍過去,陳小將軍是陳老將軍的孫子,是陳家晚輩中最出挑的。

沈陵幾乎天天在軍械所,跟著軍火工匠,天天研究如何加大炮火的威力,減輕火炮的體積,軍械所有個獨眼師傅,是被火藥炸瞎了一只眼睛,他對火藥很有研究。

但研究火藥實在是危險特別大,沈陵上回都被彈到了一下,腿上現在還有疤痕,他立即做了一套防護服給崔師傅。

崔師傅穿歸穿,嫌棄歸嫌棄:“麻麻煩煩的,又重又沉的。”

前方軍隊重新整頓之後,和羅刹蒙古又打了幾場戰,你來我往,雙方軍隊都有些疲乏了,焦灼在那邊,永安侯寫信過來,羅刹和蒙古好似有意同他們耗著,羅刹又運了糧食過來,準備打長久戰。

羅刹和蒙古就在賭,賭文朝耗不耗得起,耗不起就得給錢。他們甚至提出了三百萬兩的和平費,以及割讓土地的要求!沈陵如何能忍。

這等無賴的作風滿朝文武皆痛恨,這場戰爭已經耗了一年多了,朝中有異議的不少,也就好在海外貿易賺錢,才能這麽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