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頁)

三年未見,沈陵總覺得沈老頭和崔氏又老了一些,兩個人牙齒都調得沒幾顆了,人也縮得厲害,沈陵就很傷感,在他印象裏,爺爺是個很能幹的老人,家裏的事情都靠他做主,如今卻這麽遲緩。

大伯二伯還好,現在家裏條件好了,大哥二哥也不讓他們多做活,人都富態了一點。家裏又添了一堆小蘿蔔頭,幾個大一點的對沈陵還比較熟悉,後頭的幾個小的都只在大人的口中聽聞。

家裏的男孩到了年紀都會送去啟蒙,女孩也會讓她們識字,大了會做賬。

世敏已經是個半大的少年了,侄子侄女中,沈陵對他最熟悉一些,考了考他的功課,對他的水平也有了了解,大郎期待地問他世敏怎麽樣,能否上場了。

沈陵斟酌了一下,說句實話,世敏肯定比不上啟盛的,他就怕大哥對世敏的期待太過,打壓了孩子的自信,道:“世敏的基礎還是可以的,不過最好再過幾年上場。大哥,你看像我的朋友鳴則、嶽家的啟盛都是要十五六歲才上場,你知道這是為何?”

大郎二郎三郎齊子俊齊子平都看了過來,幾個做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阿陵一樣,對沈陵說的話奉為聖旨。

“因為十五六歲之後,孩子性格成熟了,看事情更全面,學得也更紮實,到時候考完童生後一年直接考秀才。許多書香世家都不會讓孩子這麽早上場的,你想想我讀書的那個時候家裏的情況,我若能早一日考取功名就是為家中省錢。可如今家中富足,不需要讓孩子考慮這些,做學問是長久的事情,有些人一直讀到二十歲也不下場,二十歲之後,十年裏頭一路考中進士,切不能求早……”

沈陵知道古人對爭第一有情結,“早”也就是爭先,凡事搶個最先,可到底有沒有好處,誰也沒想過。

在信中說不清楚,正好有這個機會沈陵當面和幾個兄長的面說一說清楚,男人們都恨不得拿個小本本也記下來。

長輩和女人們圍著年年一陣稀罕,年年見到這麽多哥哥姐姐,漸漸也放開了,被逗得咯咯笑。

建康府的知府派人來請他,明日為他設踐行酒。劉知府繼續留任,沈陵還是比較欣慰的,畢竟和劉知府已經有些交情了,若換個新的知府,又要上下打點。

沈陵在建康府住了一晚,想想這個宅子當時買的時候家裏還是咬咬牙買的,如今這個宅子就顯得小氣了,也住不下這麽多人,還好各房都在府城買了宅子。

第二日下人們已經備好了馬車,沈陵赴完劉知府的宴立即就出發去淮南府,從建康府到淮南府快的話大概三天的路程,文以苓母子先留在建康府陪沈全方氏省親,後面慢慢過來。

雖說朝廷給的時間夠寬裕,但沈陵不是個愛卡點的人,金大人那邊文常敬寫過信過去了,便是熟人,也是上司,他希望未來這三年能和金大人好好共事,他是後輩,該尊重些。

沈陵為了安全,夜裏不趕路,用了四天的時間,終於趕到了淮南府,看著城門上淮南府這幾個大字,沈陵想想這就是他以後要治理的地方,湧起一股親切之情。

此時傍晚城門已經關閉,沈陵讓下人拿著任書去找守城門的,守城門的士兵不識字,可又怕是真的被問責,趕緊找兵官。

確定之後,城門立即開了放行,幾個士兵也是點頭哈腰地道歉。

沈陵很是理解,見他們這麽戰戰兢兢怕他不悅,道:“你們做的很對,本官剛到,核實身份是應該的,你們看守城門守護一城百姓,仔細些是好事情。”

等沈陵的馬車走了,城門口的幾個士兵還愣在那兒傻笑。

“通判大人這是在誇咱們?”

“新來的通判可真年輕,我瞧文書上寫著二十三歲,嘖嘖,人家二十三歲已經是通判了,肯定家世了不得。不過人可真和氣,不像上一個。”

沈陵進了淮南府就開始觀察,淮南府比建康府肯定是小的,建築風格和建康府還是比較相近的。

淮南府知府金大人聽到下人的匯報,立即請沈陵到家中來用晚餐,他的確需要先去最高領導那兒報道一下。

他在知府的府邸稍作休整,這幾日趕路模樣委實不太好,金大人簡單設了一個宴席,進了廳堂見到他金大人站了起來,沈陵忙先行禮:“下官沈陵見過金大人。”

金大人是個有些胖的老人,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對佛祖耳,聽老師說,他這對大耳垂聖上都誇過。世人也都說耳垂大有福氣,金大人這樣的肯定就是福相了。

金大人笑著上前扶起來:“孝原,我早收到你老師的來信了,沒想到這般的巧,不必客氣,我同你老師相識多年,竟不想他晚年收了個徒弟。不過你給你老師爭氣,不像我家的幾個小子。你們還不快過來見過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