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章(第2/2頁)

皇城司的衙署設在西面白虎門附近,並不在綏宮內,但走宮裏的夾道過去,腳程便快些。

雪忽大忽小,程昶到了皇城司,老遠一看,衙署外正排著長龍,遙遙十余人的隊列裏,有看著像家丁的,有看著像耕夫的,什麽扮相的都有,大都是老百姓。

程昶納悶,上前一打聽,其中一人將他上下一打量,問道:“閣下不是皇城司的人吧?”

程昶今日雖穿了官袍,外頭卻罩了身絨氅,官帽也沒帶,一頭墨色青絲梳成髻,拿玉簪隨意簪了,是以瞧不出身份。

他道:“不是。”

“那您有事找皇城司辦,都得在這排隊候著,等那頭的官爺——”那個人擡手往衙外的長案一指,“問過您姓名籍貫後,才會把您引進去。”

程昶道:“我是來尋人的。”

“都一樣。”那人又道,指了指往前後幾人,“我是來找差事的,他是來打聽案子的,那頭那個,瞧著沒?穿一身補服的,還是個七品官哩,聽說是上頭哪位大人派來取物件兒的,還不是在這排著?總之來了皇城司,就得守衛大人的規矩。”

程昶:“……”

行吧,太平盛世,帝王放權放得厲害,這些天子近臣閑得沒事幹,已開始搞前台接待搞自主招聘了。

程昶是琮親王府的小王爺,按理只要上前說一聲,自會有人把他恭迎進去,但他到底是二十一世紀的人,講究人人平等,凡事不習慣行特權,便撐著傘,繞去長隊最末排著了。

皇城司的兩個接待小吏辦差事尚算勤快,沒一會兒就輪到了程昶。

“名字?”

“程昶。”

“哪個程,哪個昶?”

“晷漏肅唱,明宵有程的程,永日昶。”

程雖是皇姓,但這個姓氏在大綏很常見,加之三公子的名諱不是人人皆知,是以小吏並不以為奇。

“年紀?”

“二十。”

“家住何方,哪裏人士。”

“金陵人士,家……就住在金陵城東無衣巷。”

小吏筆尖一頓,擡頭看向程昶,愣了一下:“你住無衣巷?那不是琮親王殿下住的地兒嗎?你跟琮親王殿下是鄰戶?”

程昶:“……嗯。”

他爹住在王府有汜院,他住在扶風齋,算是鄰居吧。

“在哪裏當差?”

“禦史台。”

“來辦什麽差?”

“……找個人。”

“那成,去裏頭等著吧,待會兒上頭的大人過來了,自然會引您去衙裏尋人的。”小吏看著手裏記下名錄,越看越不對,金陵人士,姓程,琮親王殿下的鄰戶,還在禦史台當差?

琮親王府的三公子,在哪裏當差來著?

小吏倏然一下站起身。

“回、回來!”

程昶正收了傘往裏走,忽聽小吏一身喚,回頭問:“還有什麽事嗎?”

適才外間雪大,瞧人瞧不大清,眼下細一看,長得跟副畫兒似的,不是三公子還能是誰?

“三、三公子。”小吏呆了一瞬,立時就跪下了,惶恐道,“小的不知三公子大駕,方才多有冒犯,三公子恕罪,三公子恕罪——”

這也不怪他沒認出人來,誰能料琮親王府的三公子竟會在這大雪天上皇城司來排長龍呢?

三公子為人所害,九死一生回到金陵,聽說今上心疼他,已打算明年一開春就封他為王世子了。封了王世子,那就是將來的親王,貨真價實的小王爺,日後逢了他,就該稱一聲“殿下”,這可是頂頂尊貴的身份,常人哪裏得罪得起?

小吏這一跪,引得衙署裏幾個官員都出來瞧動靜,見是程昶,一時間都陪著小吏跪了,其中一人賠完罪,鬥膽上前問:“敢問三公子來皇城司尋何人?”

程昶沉默了一下:“我找雲校尉。”

“雲校尉正在武雅堂那邊辦差呢,下官這就為您通傳去。”

“不必了。”程昶道。

他沒料到自己這一來竟引出這麽一通陣仗。

“我在這裏稍等一下就好。”看了一眼仍跪在一旁的官員與小吏,說,“都起身吧。”

“三公子要等也不能在這裏等啊。”官員微一愣,聽三公子這話,竟是要親自等著雲校尉辦完差的意思?這麽冷大雪天,“這是外衙,入冬還沒來得及燒炭盆,三公子您裏邊請,裏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