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仙緣(第2/2頁)

味,娘也可以去看看,我見劉夫人,王夫人帶著家裏的女眷在那裏呢。”

令周氏傷腦筋的一點,就是女兒毫不掩飾她對求仙問道之事的興趣,你

說稍微掩飾一下,信道信佛還能博個心懷仁善淡泊名利的名聲呢。

她微嘆了口氣,“江南到底不比京城,你在這裏是可以隨性子些,但到

京城,只怕人家就會將你從頭挑到腳了。”

“那便不去就是了。”蕭函放下茶盞,盈盈一笑道。

周氏沉了沉心,面上神情越發苦口婆心道,“這可是你祖父和老國公定

下的婚事,哪能說不去的。”

蕭函臉上的笑意略淡了些,“爹娘還想著國公府的親事呢,我聽聞老國公去世,國公府裏的人至少要丁憂一年,嫡系子孫需守孝三年。”

周氏嘆氣道,“是啊,去歲老國公走了,我和你爹還準備了奠儀送過去。要不是這路途遙遠的,理當帶你去國公府拜訪一趟的。老國公在的時候對我們也挺照顧的。”

別以為她不知道爹娘派去送奠儀的人是怎麽在國公府吹噓她的名聲。

雖說蕭函不覺得自己有什麽不好的,但是與賢良淑德,蕙質蘭心這些字眼應該沾不上什麽邊的吧。

蕭函無比確定她娘應該花了不少銀子,賀家家底還算厚實,但周氏平日得,蕭函也不能對這一片慈母之心說什麽。只是蕭函百思不得其解,這些年她都有意潛移默化改變爹娘的態度,好

取消這婚事,怎麽反而他們表現得更上心,態度也更堅決了呢。

待蕭函陪著母親說了好一陣子話又吃完點心才回房後,周氏臉上更顯愁容,“溪兒這一天天的對求仙問道入了迷,連國公府那樣好的婚事也一點

心思也沒有,這可怎麽辦呀。”

她怕改日女兒就要挽了錐髻到山上道觀清修了。

周氏身邊的嬤嬤婢女也不知該說什麽,他們家小姐這明顯就不正常啊。

若是尋常的癡迷興趣頂多惹人笑話罷了,現在卻是連嫁人都不願意了,試

問問這永江府的姑娘小姐們,聽了這種金貴婚事哪個不動心,她們家小姐

不會是傻了吧。

一個嬤子說起前朝有位才女,癡迷詩詞,最後婚嫁不幸郁郁而終,她父

母都認為是那些詩詞害了女兒,將她的詩文詞稿盡數焚毀。

周氏狠不下那個心,但也不想女兒有朝一日清心寡欲拋卻紅塵,尤其是

像她二叔那樣一去不歸。於是心中更加堅定要將女兒嫁入國公府,斷了她

去追求那縹緲無妄仙道的心思。

………………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太謝氏也在為兒子犯愁呢。

去歲老國公駕鶴西去,她兩個兒子的婚事都須往後一拖就是三年,府裏

最為上心的是她的長子,也是前國公嫡長孫現在的世子顧煥的婚事,定的

是左相的嫡女。那孩子她也見過許多回,品貌出眾,堪稱天作之合。謝夫人是極為滿意

謝夫人心裏對左相家的姑娘還有些愧疚憐惜,那姑娘已經十五了,再拖

個三年,十八就算老姑娘了,說出去不好聽。等以後進了府她再好好補償

大兒媳。

至於次子顧祐,謝夫人想想就有些頭疼,他這門婚事定的比他兄長還

早,還是老國公親自定下的,說無論如何也不能變。

她知道公公是個極重情義的人,在世最後那幾年還常念起賀太醫的救命

之恩,說賀太醫的孫女肯定是個好孩子,顧祐能娶了她是他的福氣。這話

都說到這份上了,謝夫人還能怎麽說,哪怕挑剔一句賀家姑娘的不是,都

能背上不孝的名聲。

老國公去世後,她身邊的管事嬤嬤也有攛騰過她,做主退了這婚事,好

為二公子再尋個門當戶對的妻子。

謝夫人有點動心,只稍稍在給婆婆國公老夫人請安時透露點意思,以為

老夫人向來寵愛顧祐,應該也是願意的。結果被二話不說打回來了。比起

疼愛的小孫子,老夫人更在意的是老國公的遺願。

就憑這一點,她也不能怠慢了賀家的姑娘。以後娶進門了也得好好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