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儒道世界(第2/2頁)

山上別院不比在虞府,蕭函上面還有虞夫人和虞家主當家,在此處她就是唯一的主人,她要做什麽,無人敢管束,也不會多言一句。

蕭函還不知道在路上,最近距離接觸到了那位穿越者楊真,不過就是知道了,她也不會在意什麽,這位穿越老鄉給她的最大幫助,就是讓她想到了可以做什麽。

讓侍女退下後,蕭函獨自一人待在清凈的書房裏,先研了會墨,再在桌上鋪好宣紙,就著她研好的墨,提起衣袖,在紙上書寫起來。

寫出的筆跡卻不是她有意模仿原身的秀麗小楷,而是蕭函自己的字。

筆尖在雪白的宣紙上如行雲流水般流暢,唯有要重新蘸墨的時候才會略停一會兒,便是這樣,待到外面天色昏暗點燈,侍女在門口喚她時,桌上數十張墨跡已幹且寫滿了的紙張就是蕭函努力的‘傑作’。

因著未完全關上,有著精致鏤空雕花的木窗吹進一陣涼風,還掀起了桌上沒有被鎮紙壓住的幾張宣紙,同樣是寫滿了字的紙張,輕飄飄地散落在地上。

“小姐,可要我進來收拾。”侍女離門口尚退後半步,沒有蕭函的吩咐她也不敢踏入書房來。

蕭函微微一笑,道,“不用了,你先去準備晚膳吧。”

她屈下身,親手將這些紙一張張疊好折起來放入密封的竹筒中。

到夜裏的時候,她也讓侍女下去休息,不用伺候在旁,自己繼續研磨寫東西,一寫就是小半夜,直到感覺精神有些疲憊了才放下筆,收拾好紙張再入睡。

山間清凈悠然,仿佛隔絕了塵世的喧囂與煩擾。

之後的每日,蕭函都專注而認真地做著同樣的事,只是寫的是不同的內容罷了。

就這樣,蕭函在山上別院一住便是大半個月。

直到虞府來信,說虞家二郎從帝都回來了,蕭函作為妹妹也該回家見見了。

而蕭函一時興起給這個世界送出的蝴蝶才剛剛扇動它的翅膀。

市井書坊悄無聲息地多了一些‘雜書’。

用宣紙和麻線簡單裁剪裝訂的書籍,但每一冊書的封面上寫著書名的字跡,實在不一般,

哪怕沒有看過書冊內容,單憑這一手字,就堪為書法大家。

許多進入書坊的學子便是被這封面書名的字跡所吸引,而沒有將其當成普普通通的雜書小說,懷著好奇想知道是當代哪位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學士的作品,但一翻看,只看到落款——黃粱先生。

……

“清和。”楊真剛從老師府上求學回來,途中就被一位友人叫住了。

他獲得秀才文位後拜得一位大儒為老師,清和便是他老師給取的字,楊真雖有自信能考到進士,但有一位名聲在外門生故舊人脈眾多的大儒學士當老師,還是很有幫助的,能令他的路走的更順遂些,別人求還求不來呢。以文位論權力,大儒堪比朝廷一二品大員。

那位大儒也是看中了楊真的潛力,幾首詩詞都頗為驚艷,靈氣十足,而且引動的異象都頗為不一般。

自楊真拜師後,哪怕知府大人見到他都和藹可親,這更堅定了楊真要走這條路的信念。

友人興致沖沖地告訴楊真,“我近日在書坊得了一本奇書,想與你品鑒品鑒。”

換個意思來說就是分享一下,這位友人性格爽朗,又有君子之風,在楊真看來也是值得結交的,倒沒有懷疑他的話。

被友人拉到家中後,楊真只當友人是得了什麽珍本孤籍。但看到書中內容時,只有徹底的震驚愕然。

書中滿目皆是他熟悉的眾聖經典,數學物理化學,宇宙之理。

“清和,你說書裏解釋日食月食,關於天地運行、四季的變化緣由、日月更替的長短的奧秘是編造的麽?”

“清和,你覺得這裏面的煉鋼制鹽,還有□□機械之說是真的嗎?”

“真的能造出顏色純凈透明的玻璃嗎?”

友人說了些什麽,楊真已經完全聽不見了,原來這個世界不止他一個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