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替身明珠(第2/3頁)

張三夫人也將自己大半月來觀察的蕭姑娘喜好,飲食起居習慣,都告訴了昭華長公主。

長公主果然越聽越認真,不用她吩咐,一旁的侍女嬤嬤也知道該怎麽做,都用心記下。昨日長公主剛認回女兒,許多都還沒準備,比如郡主的住處,以前的那間被侯爺怕長公主見了傷心,就下令封存了,昨晚安置的是清漪院,雖還算秀麗雅致,但也只是用來招待貴客的,怎能讓郡主長久居住在那裏。

公主府富庶闊綽,以長公主的性子,就是再重修一個郡主居所也不算什麽。

該如何布置,也還得依著郡主的喜好,還有飲食起居習慣,府中的廚子仆婢嬤嬤,這些都重新挑選供郡主使喚。忙的事可多了,但這些都只要長公主幾句話,吩咐下去,仆從們就是跑斷了腿也要盡心做好。

張三夫人也不忘誇贊郡主幾句,而且也是由衷說的,雖接觸未深,但也看的出來這位流落在外的郡主,不僅相貌出眾,識文斷字,那舉手投足間良好的教養更是顯而易見。

長公主聽了卻是一嘆,“這孩子也不知受了多少苦。”

昨日蕭函與他們說話,有些事一字未提,但有些事是掩飾不了的,單是那露在衣裙外的雙足,並非弱質纖纖,反而毫不避諱,就讓她心疼不已了,連纏足不曾,想來也不是多富貴的人家,許是外頭招進府的丫鬟說的那種鄉下暴發戶老財主,不知教養,耽誤了她女兒。

至於蕭函說養母和家中長輩待她極好的話,昭華長公主沒當回事,只當女兒是為了寬慰她,才這樣說。

若是沒有那場禍事,明珠一直在她身邊教養,必然是京中最出眾尊榮的貴女,無人能比。

張三夫人有些訕訕,沒想到無意令長公主想到這事。此事的確有些可惜,京中各家公侯千金貴女,哪位不曾纏足的,這份缺憾只怕令郡主的未來終身大事都比其他人差了一籌。

但奇怪就在於她所見郡主那一身氣度,也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培養的出來的。

張三夫人心中稍有疑慮,也不敢多言,明擺著長公主已經夠難過了,哪裏是她能勸得了的。許是在長公主眼裏,再富貴也不能與天家皇親貴胄相比吧。

張三夫人也只小坐了半日,見長公主有些乏了便主動起身,長公主和侯爺念著她這份情就好,但她可不敢真的以恩人自居。臨走時,長公主身邊的大嬤嬤送她到府門,還送上幾個楠木箱子。

“聽聞張三夫人膝下也有兩位千金,長公主便命我們準備了些東西,送予府上小姐。”

張三夫人明白這是昭華長公主為謝她護送郡主一路上京的賞賜,就算沒看見裏面是什麽,張三夫人也知道必定是好東西,微微福了福身,端莊淺笑道,“謝長公主殿下。”

等到回府後,張三夫人才讓丫鬟打開了箱子,竟然都是價值千金的水晶雲母和琉璃玳瑁,珠翠寶石等更是不計其數,滿滿當當的,別說旁邊沒見過世面的丫鬟仆從,就是張三夫人心中震撼不已,再次對長公主府的富庶闊綽,有了新的認識。

張三夫人忽然一哂笑,她本還有些惋惜蕭姑娘流落在外多年,又不似其他貴女纏足,今後難以融入京中貴淑女圈。

現在想想,人家貴為郡主,還輪不著她擔心。

張三夫人搖了搖頭,挑揀出幾樣送給老夫人和主持中饋的大嫂,其他的她準備都收起來留作給女兒的嫁妝,有長公主賞賜之物,日後嫁到婆家,也會更有臉面些。

……

蕭函對起居什麽的並不怎麽挑剔,選中清漪院也只是因為它顯得清凈而已,院內掩映著花木疏影,琴室書房一應俱全,庭中幾叢菊葵幽放,數株芭蕉滴綠。

書房桌上還有雪白的宣紙,筆墨硯台。

她不喜歡有人伺候,便將仆婢都散了出去,除非有吩咐才會叫他們。

蕭函輕輕撥動琴弦,穿越多世,她所會的東西,連自己都記不大清了,隨意素手彈了半曲。

琴音渺渺,幽幽清韻。

“原來小妹還會撫琴。”

進來的年輕男子姿容雋秀,風儀清雅,正是蕭函的長兄趙懷庭,他嘴角微彎,帶著一絲溫柔的笑意,“你若喜歡撫琴,我那裏還有一柄鶴琴,讓人送來給你。”

蕭函剛想婉拒,這琴送給她還不方便帶著走呢。

趙懷庭卻又笑道,“也算是替你二哥向你道個歉。”

“你二哥沒什麽壞心,約是在大理寺待久了,凡事都有些較真,還望你不要記掛在心上。”

畢竟是自家人,小妹好不容易歸來,若是心思敏感些,難免會受傷,以為言蹊不喜她,不願意認她。

蕭函不以為然,笑眯眯道,“我見識的人多了,不會與二哥計較的。”

她如何看不出趙言蹊昨日那打量審視的態度,不過她的那番說辭的確存在不少漏洞,即便她盡力收斂了在南越和遊歷各方時的恣意脾性,扮演著她自稱的離家的南方富商養女身份。但她的本性如此,不可能真的偽裝的十全十美,也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