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年代文裏的真愛(第2/4頁)

十六歲的林雲正是愛玩的年紀,一到放假沒少和同學出去爬山遊玩,滑冰看電影之類的。林家雖沒有富養女窮養兒的觀念,但長子早早就上了軍校進部隊,一直不用他們操心,對小女兒也就投入的關心照顧也就更多些,算得上是嬌慣了。

“我知道了,這幾天會好好復習課本的。”蕭函點點頭,又想起了什麽,“我去京城大學找嫂子,和她一起過來吧。”

蕭函畢竟不是林雲,對她這個年紀喜歡玩的東西沒什麽興趣,她也想知道故事發展到什麽地步了。無論是小說劇情裏還是林雲的記憶,林家人其實對秦秋與陳希的事情知道的很晚,甚至內情了解的也不甚清楚,知道的時候差不多是兩人離婚了。

林母皺了皺眉,“京城大學那麽遠,你跑那去幹嘛,這天氣還挺曬的呢。”

“我還沒去過京城大學呢,聽說那的風景也不錯,還有個很大的圖書館呢。”蕭函用著原身的俏皮口吻道,果然還狐疑的林母眉頭就松開了。她就知道除了玩,閨女哪裏會想別的正事,不過是找個借口正當玩罷了。

林母也不挑毛病,只叨了一句,“玩歸玩,別給你嫂子添亂。”

林父更沒插話。

蕭函吃完早飯回到原身的房間,墻上貼著幾張這個時代的明星海報,桌上就是一些課本,還有原身抱著玩的心態收集的郵票。林雲就讀第一中學,成績不算好,也不算太壞,尤其是父母對她還沒什麽要求下。

出門的時候,林母還給了蕭函十塊錢,坐公交肯定用不了這麽多,無非是多給點零花錢讓女兒去玩。

京城大學離林家住的地方挺遠的,光是公交車就坐了一個多小時,還轉了兩趟。林家父母沒怎麽來過,林雲年紀小嫌麻煩也不會跑這麽遠來。

而且她和嫂子秦秋的關系平平,算不上親熱,平日也不親近。秦秋和林華結婚三年了,但聚少離多,感情淡淡的,秦秋和林家人又不住在一起,林雲對嫂子秦秋的態度也一向是敬著的。

因為這門婚事,算是林家高攀了。

林家雖然根正苗紅,又是幹部家庭,但和秦家還是沒的比的,要不是林華實在有出息,軍校第一名成績畢業在部隊又表現出眾,受秦秋父親賞識看中,定下了這門親事。而在結婚前,林華和秦秋僅僅相親見了一面,不是時下人崇尚的自由戀愛,換句話說,不是秦秋看中了林華這個丈夫,而是秦父看中了這個女婿,覺得很不錯。

這似乎挺讓人不解的,但在這個時代實屬常見。

秦父欣賞認可林華的才幹能力,林家也重視秦秋這個兒媳婦,不說把她當菩薩一樣供著,但像是婆媳問題這樣的磕磕碰碰在林雲記憶中從未出現過。

公交在京城大學門口停了停,蕭函下車。學校的門衛大叔看了一下蕭函的學生證,就讓她進去了。

京城大學的環境還是不錯的,湖波蕩漾,微風伴著蟬鳴。還有坐在長椅上看書的,也有在樹林亭子裏學英語的,還有三三兩兩騎著自行車在校園裏逛的。

能看的出來不止學風自由濃厚,還有這個時代蓬勃向上的朝氣。

時間還早,蕭函也不急著找秦秋,先在校園裏轉了一圈,玩的差不多了,才尋了個同學問中文系在哪,

那位留著齊肩短發的女同學聲音爽利,直接問道,“你找誰?”

“我找一位中文系的老師,她叫秦秋,我是她家裏人。”蕭函也沒有遮遮掩掩。

對方也沒有懷疑蕭函會說假話,一聽是來找秦秋的,還是家裏人,態度立刻熱情溫和了許多,“是秦秋老師啊,她今天上午沒有課,現在在中文系老師辦公室,你往和華路走,再左拐走林蔭路,盡頭那棟白色的大樓,三樓402。”

女同學還詳細地給她重復了兩遍,怕她走錯路,“要是沒找到,你再問別的同學也行,學校裏沒人不認識秦老師的。”

蕭函當然不是運氣好隨便一問就問到個認識秦秋的學生,而是秦秋是學校裏的名人。小說劇情中也有說秦秋很有人格魅力,在學校深受師生的喜歡。

……

秦秋的辦公桌上除了上課的教案,平時喜歡看的外國名著,詩集,今日多了一抹別樣的風景。幾近透明的玻璃瓶裏插著一小束藍色的玫瑰花。

凡是進辦公室的人都忍不住瞧上一眼。

藍色的玫瑰花可難得一見,價格肯定也低不到哪去。她們當大學老師的,工資雖然不錯,但這樣的奢侈品還是只能眼饞一下的。

“秦老師看起來心情很好啊。”一個女老師打趣道,“這花可真漂亮啊。”

“怎麽就沒人給我送花呢。”

旁邊年長的女老師笑呵呵道,“這還不容易,你讓你對象給你送唄。”

現在風氣與以往不同,尤其又是有文化的年輕人,更崇尚自由戀愛,到公園約個會拉個小手都不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