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這邊廂,趙允承打馬進宮,直奔壽安宮覲見太皇太後。

惹得太皇太後詫異,對身邊的宮人笑道:“允承這孩子,不是前幾天才來過嗎?”

當前在太皇太後身邊伺候的紅人,一個是年約三十五的女官舒窈,一個是伺候太後多年的宦臣曹峰,二人聞言均笑道:“攝政王與太皇太後親厚,這壽安宮就是王爺的第二個家,王爺回家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這話太皇太後愛聽。

幾人說話間,身材高挑修長,面容俊美的容王,便步伐帶風地走了進來,只見他在太皇太後面前站定,一擡手一鞠躬,行了個晚輩禮:“皇祖母萬福。”

“允承不必多禮。”太皇太後忙說。

話音落,舒窈和曹峰也忙向趙允承行禮請安:“王爺萬福金安。”

一番規矩後,太皇太後笑說:“快坐,舒窈看茶。”

舒窈笑應:“今年雅州的貢茶剛剛送到,其中有十斤上好的春蒙頂,還請王爺當那第一個嘗新茶的貴人呢。”

太皇太後笑罵:“就你話多。”

卻原來,那十斤春蒙頂,太皇太後自個兒不舍得喝,只想留給孫兒容王。

這不巧了嗎,還沒來得及遣人往攝政王府送,趙允承就先來了。

“孫兒謝皇祖母惦念。”趙允承接過茶盞,打開看了一眼,湯色青碧,根根分明,的確是蒙頂茶,而後嘗了一口,笑說:“滋味很是香濃。”

太皇太後點頭:“那這十斤都送到你府裏。”

“謝皇祖母。”趙允承也沒有推辭,因為他知道,自己收了這十斤茶,皇祖母會更開心。

半盞茶飲罷,趙允承睨了曹峰和舒窈一眼:“你二人就先下去吧。”

曹峰和舒窈怎敢有異,一福身告退。

“喏。”

片刻後,殿內只剩下趙允承和太皇太後祖孫二人。

太皇太後疑惑著問:“怎了?”

趙允承想了想,開口:“皇祖母,我最近在查辦一起貪汙案,主事者是兩浙巡撫,此人當官二十年,一共貪汙了白銀九千萬兩,黃金三千萬兩。”

這可是天文數目,見多識廣的太皇太後也皺起了眉:“區區一個巡撫,竟然能搜刮這麽多民脂民膏?”

“皇祖母,兩浙乃富庶之地。”趙允承笑了笑,抿了一口茶繼續道:“朝廷已經把他扣押了,只不過贓銀還有些在追回,皇祖母您猜一猜,順著這筆贓銀,我查到了誰?”

“誰?”太皇太後問。

“淮南崔氏。”趙允承說:“崔太妃的娘家。”

“什麽?”太皇太後是十分詫異的,因為她怎麽都沒想到,崔家身為官家的外祖,竟然這般沒皮沒臉,堅守自盜,她又氣又急地罵道:“果然是小門小戶,盡給景暄添亂!”說罷拍了一下桌子,神情狠厲:“要是當初我心狠一點就好了,一條白綾賜死崔氏,或許他們崔家就會老實了。”

容王沒說話。

太皇太後越想越氣,哐當一聲拎起茶盞摔了出去,只把茶盞當成崔氏出氣:“該死!”

當年,太子景暄冊封之前,太皇太後想把太子記在當時的莊皇後名下。

只不過崔氏不知道從那裏知道了,大冷的天跪在壽安宮門口,哭哭啼啼了許久。

莊皇後膝下有兩名帝姬,崔氏膝下卻只有一子,當時的太後可憐她,就將記名的事情作罷了。

後來先帝駕崩,太子僅八歲就繼位了,崔氏許是以為母憑子貴,就開始跟莊皇後別苗頭,惹出不少笑話,和是非。

太皇太後被她氣得頭疼,只恨沒一條白綾賜死她。

只不過當時太子已經登基,再這樣做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太皇太後時常後悔,怎麽沒弄死崔氏。

容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按照法律崔氏當斬,可是斬了崔氏,怕景暄會怨我。”

太皇太後氣得頭疼,聞言更是對崔太妃恨得不得了,真是一家子上不了台面的東西:“景暄那兒,就由皇祖母去說吧,人你先押著,處置肯定是要處置的。”

斬不斬,才是一個問題。

“是。”容王點頭。

“嗯。”太皇太後幽幽地嘆了一口氣,心底想著她的景暄,才八歲,卻攤上這樣的母妃和母祖。

真真是可憐。

沉默片刻,容王再度開口:“今日進宮,其實孫兒還有一事要求助皇祖母。”

太皇太後回神,將剛才的煩心事壓在心底,望著愛孫笑道:“允承現在是攝政王了,還有何事要求助皇祖母的?”

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是極高興的。

這一位坐鎮在皇權最中心的大乾貴女,從年輕到如今兩鬢斑白,說實話,從未有一刻覺得自己已經老了。

“這……”趙允承以拳抵唇,俊臉微微窘迫了一下,看得太皇太後饒有興致。

“什麽?”她內心當真好奇不已,究竟是什麽事,能讓自己這殺伐果決的孫兒如此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