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5/7頁)

等她端著小小洋瓷碗,嘴裏啃著大雞腿,艱難的從一群熱情孩子們的包圍圈突圍出來,去堂屋裏找到正在喝酒聊天的自家爺奶時,李唯一不知道的是,以這老兩口的行動力,已經把他們想買的宅基地弄到手啦。

為啥?

嘿嘿嘿,因為她這舅太公的二兒子可是長沙頭村的村長呀!

聽到自家侄女侄女婿說,想要買一塊宅基地回村來定居,大太公當時就樂開了花。

在老人家心裏,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才是福氣。

自己就一個親弟弟,親弟弟就這麽一個女兒,雖然侄女婿不是招贅上門的,可眼下跟著侄女回鄉定居,跟招贅的也差不離啦!

作為一個照顧弟弟的兄長,作為一個想要補償侄女的大伯,舅太公在聽了李唯一她爺奶說的話後,幾乎是當場就拍下酒杯拍板,讓她奶把當初她親太公留下的宅基地拿回去。

對於這事情,李紹成跟何秀芬自然不幹,沒得送出去的東西還收回的道理。

最後雙方堅持下,李紹成做主,花了比市價低不少的一筆錢,買了村子外圍的一塊宅基地。

那上坎(山城的建築都是梯田樣式)住著的,還是舅太公膝下大兒子的大女兒,結婚後為了就近照顧娘家,而新起的屋子呢。

接下來的日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李紹成跟何秀芬急著讓自家寶貝孫女住新屋的緣故,李唯一眼見著她的爺奶忙碌了起來。

這個時候的西南,除了公家的樓房,老百姓的屋子可都是木頭板子制作的。

而他們的新家,自然也是入鄉隨俗的,在她爺爺花了不少錢買了很多好木頭後,奶奶親自上門請了三祖公家的大兒一家男丁給他們蓋房子,因為大堂舅太公,李唯一也喊舅太公的老人家,那可是木匠,哈哈哈。

房子這一蓋,速度很是快,感覺沒過去半個月,就到了上梁的日子。

所謂上梁,也算是西南這邊蓋房的特色,整個房子的框架起來後,木匠師傅們就要把最後一根正屋的主梁安上,安主梁的時候,為了以後家宅興旺,自然要有個上梁儀式。

這天,是老神棍李紹成同志算好的好日子。

到了好時辰,站在自家空木架子新家旁的李唯一,昂著小腦袋瓜子,看著房子頂上的一眾人等,把最後的大橫梁安裝完畢,聽著她爺跟一群木匠師傅嘴裏吆喝著什麽,緊接著就是一陣陣鞭炮噼啪作響。

聲響中,李唯一親眼看著領頭的老木匠,也就是她得喊舅太公的長輩,在橫梁上殺了一只大公雞,然後點著雞血寫好了紅布,包著看似像筷子加上墨錠的東西固定在橫梁上後,舅太公就跨坐在橫梁上,手裏抱著她爺奶早就準備好的籮筐,嘴裏大聲喊著。

“撒梁咯,撒梁咯……”。

隨著對方聲音響起的,則是一陣陣東西落地的噼啪聲。

李唯一只見漫天的糖果、棗子、硬幣、糍粑等等的好東西,隨著舅太公的喊聲,被他不斷的拋灑下來,這就是所謂的撒梁。

籮筐裏的東西是自己幫忙準備的,放的都是好貨。

棗子都是上輩子新疆出產的什麽灰棗,糖果都是自己從批發市場拿出來的好糖果,就連打糍粑的糯米也是自己貢獻的,唯獨拋灑的硬幣,是她爺奶自己兌換來的。

她先前好像是聽了一耳朵,上梁撒東西,好像是為了買四方家宅平安,收買曾經在這塊地上生活的東西,按她爺的話說,這叫吃人嘴軟。

反正李唯一聽了就覺著好笑,這是活人跟死人一道搶哇。

不管了,不管了,上梁就是要熱鬧嘛,大家搶才帶勁。

李唯一也麻溜的加入在自家新房框架裏頭哄搶的人群,別看她身板小,動作倒是挺靈敏的。

糍粑,嗯,雖然是為了撒梁故意做的自己小巴掌大,但是好歹是糯米精細梁啊,而且她也賊愛吃烤糍粑蘸豆腐乳,收了收了;

棗子也不錯,別看個頭小,味道甜,核還小,她最愛吃了,收了收了;

咦,剛砸她腦袋瓜的是什麽?

李唯一下意識的順著東西彈開的路線去尋找,剛才砸中自己的東西倒是是嘛玩意,結果眼尖的發現,視線裏出現的東西圓圓扁扁的還亮閃閃的,是錢!

蹲在地上撿撿撿的李唯一興奮極了,不管是多少,那也是錢哇!

就是一分錢,在眼下的購買力也是杠杠的。

在這樣哄鬧的場合下,不知為何,明明知道灑落的硬幣面值不會太高,某只還是樂此不疲,當即就竄起小身體,直撲前頭的硬幣而去。

結果嘛……

“哎呦!”。

“啊!”。

兩聲清脆稚嫩的小嗓音同時冒出,李唯一摸著自己的腦門,呲牙看著跟自己碰了一頭,同樣在摸著自己腦門的小丫頭。

那真是小丫頭啊,估摸著就跟自己一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