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4/4頁)

那天傍晚,老爺的書童站在門口台階說收文章,他雙手高高舉著,遞過去後縮著脖子不敢看下邊人的眼神,害怕他們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指指點點,他埋著腦袋,走得飛快,索性運氣好沒有人懷疑自己,他松了口氣。

第二次時雖然有緊張,不過不像上次驚慌了,慢慢的,他做得越來越得心應手,心底不會有任何緊張,偶爾和其他幾個人說起,只覺得讀書人愚蠢,來之前也不打聽清楚,讀再多的書有什麽用,這麽容易就輕易上當,以後肯定不會有什麽出息。

不曾想,讀書人竟存有敬畏之心在裏邊,不知誰和那些讀書人說收來的錢會分些給看文章的進士或舉人老爺,他們信以為真,有的給錢事很是豪爽大方。

聽了他的經歷,譚振興不懂,既然知道有人借自己的名義收讀書人的錢,途徑此地的老爺們怎麽不解釋解釋,從惠明村到梁州,他清楚地知道位高者對讀書人的影響,難道就沒有位高者察覺風氣不對嗎?

他問男子,男子嘆息,“讀書人性格執拗,不是沒有舉人老爺出面勸他們別花錢,奈何有的讀書人自作聰明啊,總覺得舉人老爺說的是反話。”

譚振興:“……”還有這樣的讀書人嗎?

“還是譚老爺有威望,幾句話就改變了讀書人的想法。”男子佩服。

譚振興得意,“父親怎麽能是旁人能比的?”

“是啊。”天底下的讀書人比比皆是,有威望的亦不在少數,僅憑言語就能改變讀書人想法的寥寥無幾,男子問譚振興,“聽說譚家以前在梁州也算大戶,怎麽搬回綿州了?”

譚家祖上在梁州生活過好些年,不算久遠,就是譚振興祖父那輩的事,據說在梁州很受人推崇,至於為何搬回惠明村,很簡單,手裏沒錢了唄,譚家老祖宗是個厲害人物,結果底下子孫好逸惡勞會敗家,整日花天酒地紙醉金迷,譚家藏書眾多,都被敗光了。

當然,這種事他祖父沒臉說,是譚振興自己猜的,要不然譚家怎麽就沒落到這步田地了?想想以前的譚家何等風光,到頭來連個秀才都差點把他們逼死,譚振興嘆氣,“綿州人傑地靈,適合修身養性吧。”

就梁州的風氣,繼續住著他們恐怕早成爛人了。

大抵聊起譚家過往,譚振興多愁善感起來,善意的提醒男子好好教育孩子,子孫不成器,敗家速度迅猛,幾十年後,後人振興家業頗為艱辛,就說譚家,沒有他父親,譚家往後不知會成什麽樣子。

男子不住地點頭,隨即四下張望,看沒人後偷偷從懷裏掏出本書遞給譚振興,譚振興垂眸,面露疑惑。

“這書是無意得來的,也該物歸原主了。”

看書顏色有些年代了,封皮坑坑窪窪的,像被老鼠啃咬過,譚振興翻了兩頁,字跡模糊,完全看不清內容,他掃了眼男子,男子臉上舔著笑,示意他繼續翻,譚振興往後再翻,翻到中間頁數時,眉頭越蹙越深,這字跡他可不陌生,是譚盛禮給文章做批注的字。

譚盛禮會好幾種字跡,寫文章,給畫題字,作詩,字跡都有所不同,這種字跡就是做批注用的,字跡清晰,筆畫工整,大人小孩都看得懂。

他揮了揮書,“這是我父親的書?”猶記得他們幼時不曾看到書房有書,問父親,父親說他無心科舉就把書給賣了,怎麽會流到梁州來?

“這書是我無意從某個秀才那得來的,他說是帝師所著……”男子是不信的,但那人信誓旦旦,他便花錢買了過來,隨後又向其他人問過,說是譚家那位帝師的書。

“譚家祖宗?”譚振興撇嘴,“你騙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