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把人帶回來(第2/3頁)

反正對方說欽羅在齊王府,也不過就是上下嘴皮子一張罷了,雙方彼此彼此。

二人低聲商量了許多細節,隨後才回去找了欽羅。

陳榕道:“青山,我認為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你不該去。他們說你謀反,你偏又失憶了,拿不出反駁的證據,去了便是任人拿捏,說不定會死得悄無聲息。至於那份通牒,我認為他們沒有證據,只是在詐唬。”

欽羅失了憶而非失了智,陳榕若要他離開,他確實願意離開,這是他失憶也改變不了的本性決定的,但陳榕若不趕他走,他也不會強行要求自陷死路。

即使失憶,他也清楚叛國罪又多嚴重。他隱約覺得自己不會叛國,那就是被人陷害的,失憶狀態下回去,是自投羅網。

他沉默片刻後道:“我不願給陳姑娘添麻煩。”

陳榕道:“你留在這裏不是麻煩,如今除了我和李先生,沒人知道你真正的身份,你只是個有些本事的普通流民罷了。請答應我,不要私下離開。”

欽羅蹙眉想了想,點頭道:“好,我答應你。”

陳榕稍微松了口氣,她知道雖然失憶,但欽羅這樣的人,必定重諾。

陳榕又安撫了欽羅幾句,這才讓他離開。

而燕黎,也要回齊王府去了。

燕黎走的時候,陳榕讓他帶上一些陳家堡的“土特產”給齊王妃,“凝脂”“香露”這些,想必齊王妃會很喜歡。

燕黎走後,陳榕便讓出去找衛承的人都停止行動。

既然已經知道衛承在哪裏,就不用再浪費人力了,也免得打草驚蛇。

在轉換了心情後,陳榕繼續管理整個陳家堡時又多了一分期待。

在衛承回來後,她要給他一個更好的陳家堡。

到時候,他就換回男子身份吧,總是扮女裝,對他身心發展也不利嘛。

接下來要做,就是想辦法把衛承接回來。

陳榕不想當個聾子,因此原本去找衛承的那些人,變成了打探邊境消息的。

燕黎離開數日後,齊王府展開了反擊。

兩封折子,一封送往京城,另一封告知天下。這“公開信”中詳細地說明了謝知和欲謀反被齊王府發現,他如今正在西岐,是為了報復才汙蔑嫁禍齊王府。

這“公開信”有多少效果不好說,但至少弄亂了局面,不至於讓齊王府成為眾矢之的。

之後的兩個月,陳榕除了隔空參與下相廣成對火炮的改進,基本上是個旁觀者。

齊王府丟出“謝知和”這個名字後,西岐那邊自然不認。西岐不認謝知和在他們那裏,齊王府也不認欽羅在自己這邊,雙方就此展開了激烈的嘴炮——本來這種兩國間的“來往”,怎麽都輪不到齊王府上場,可如今大鄴整個兒亂套了,大鄴的皇太孫都在西岐手裏,這種禮儀問題,還有誰在意?

齊王府一邊跟西岐隔空“對噴”,一邊暗地裏繼續擴充軍備。

說到底,什麽打嘴仗都是虛的,軍隊強才是根本,即便真做了壞事,對方頂多就譴責兩句,還能打上門來自討苦吃嗎?拳頭才是硬道理。

當然,其余藩王也沒閑著,平常看看戲,實際上暗地裏都在準備著各自的力量。即便是西岐,說歸說,調動軍隊也毫不含糊。

十月,相廣成對火炮的改良已到了目前技術的極限。

至今為止,相廣成已改造出了三代火炮,又因為考慮到時間的緊迫,他一邊改良,工坊一邊在造火炮,當他暫時停下改良時,齊王府的火炮營中已經有了三代大中小共九種火炮。

目前,這是獨屬於齊王府的優勢。

十一月,各方勢力都在暗中合縱連橫,情勢一觸即發。

陳家堡,事務大廳。

齊王妃手中拿著針線,嫻熟地納著鞋底。她的貼身丫鬟正在幫她理著布頭。

陳榕坐在她對面,滿臉茫然無措地捏著剛剛齊王妃硬塞到她手中的鞋底,還在發愣。

齊王妃擡頭見陳榕一動不動,不禁嗔道:“榕兒,你怎麽不做?”

陳榕:“……我不會。”

她也不知道,事情怎麽就變成了這樣。

齊王妃是昨天來的,說是家裏兩男人都打仗去了,她守在家中也無聊,便來了這裏。昨天她舟車勞頓,沒怎麽跟陳榕說話就歇在了主塔外另造的“貴賓客房”,今日不但自來熟似的稱呼陳榕“榕兒”,還讓陳榕陪著一起納鞋底。

齊王妃聞言笑道:“不會早說呀,傻坐著它能自己納好?來,我教你。”

陳榕看向齊王妃,在給人面子和讓自己痛快間選擇了後者:“王妃,我就不學了吧。您瞧我這每天事還挺多的,實在沒空做這個。”

齊王妃眨了眨眼道:“榕兒,你就不想讓黎兒穿上你親手納的鞋底?”

陳榕搖頭:“不想。”

齊王妃一愣,急道:“你怎麽什麽都不懂啊!黎兒是什麽都不缺,可你親手做的,他必會心中更為熨帖。你想啊,他在戰場上穿著你親手納的鞋底殺敵,心中必定會掛念著你,行事便會有個分寸,想著安然回來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