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這世界不一樣了(第2/5頁)

陳榕把主塔一層的禮拜堂作為學習室,還讓小蓮寫下培根名言“知識就是力量”,貼在墻上作為標語。她是臨時老師,學生除了相廣成,還有翁茯苓。

翁茯苓是她內定的陳家堡禦用醫生,當然需要基本的科學素養。

而在正式的學習開始之前,陳榕也從相廣成的事情裏得到了一點靈感——她讓武力帶上沒有事做的人,去官道與通往陳家堡的山路交叉口等候,萬一有流民經過,就在自願的前提下邀請他們加入陳家堡。

雖說吧,陳家堡的住房還沒建起來,可主塔那麽大一個地方呢,有的是地方打地鋪。沈婆婆管著的被服組一直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已經有了一些成果,足夠沒鋪蓋的流民們用的。采購組剛回來,食物充足。葡萄酒又剛賣了一批,目前陳家堡存銀兩千多兩,就算這期間一點收入都沒有,妥妥地可以撐一年以上。

當然,若陳家堡成員不斷增加,每日生活成本提高的話,就是另外一個時間了,可無論怎樣,撐過這個冬天完全沒問題。

陳榕沒當過老師,也不確定從哪裏開始講更好,便幹脆按照自己的理解,從這世界的組成開始說起。而且,考慮到轉換成本問題,她直接用上了她學的術語、符號,至於相廣成和翁茯苓二人,他們學習現代科學,本就是全新的體系,成本就在那了。

“萬物由原子組成。”

陳榕由這句話開始了她的課程。有一位資深的科學傳播者曾說,若世界發生了一場大災難,人差不多都死光了,科技全毀,這時候如果想給未來的幸存者們留一句話,那麽那句話應該是:萬物由原子組成,而且具有波粒二象性。

陳榕截留了後半句話,那對眼前的兩人來說太過超前。

甚至,陳榕連原子可以再細分為原子核和電子都沒說,免得起初就勸退了他們。萬一以後說到化學鍵問題,再細說好了。

在陳榕說原子肉眼不可見,是組成這個世界的最小單元後,思維更快一些的相廣成皺眉問道:“那五行在何處?金木水火土,這五行都是原子的一種,抑或連它們也都是由原子組成?”

陳榕還是有些欣賞相廣成的腦子的,可以迅速將兩種體系對照著看。

但她冷酷地說:“五行不占有真實世界的任何位置。原子便是原子,即便我們如今用眼睛看不到,它也一直在那裏,而非虛無縹緲的五行可比。我曾說過,我所學體系,是這世界的真相,你們若想學習,便要拋去舊有觀念,就像一個嬰兒一般,全盤接受我所說的。”

相廣成和翁茯苓都皺起了眉頭,臉上或多或少有些迷茫。

陳榕又接道:“當然,我這不是讓你們放棄思考,恰恰相反,你們需要時時刻刻地思考。但你們的思考需要建立在一個正確的體系之上,沒有足夠積累的思考是無意義的。”

化學沒學好就去想什麽水變油,物理沒學好就去想什麽永動機,那不是開玩笑嗎?

“既然相廣成提了,我們就從五行說起。金木水火土,先說金,何為金?黃金?所有金屬?我們目前已指的金屬有金、銀、銅、鐵、錫、鉛、鋅等,每一種金屬,都由某一種原子組成。金有金原子,銀有銀原子,銅有銅原子。木,木是植物,種類繁多,但都由一個個細胞組成,而組成細胞的,依然是各種原子,有碳原子、氧原子、氫原子,這些是最常見的。水,水裏面可不是水原子,水是水分子,而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火,火是一種發光、發熱的現象,根據對火定義的不同,可以有不同解釋,若你認為火是火焰,那火就是燃燒反應周邊區域的空氣分子因被加熱而高速運動後產生的發光現象,若你認為火是反應的本身,那它就是許多種分子的混合物。土,土是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混合,那種類真是多得數也數不清。”

陳榕是第一次講課,邊思考邊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說出來,稍微有些亂,看到相廣成似乎有話要說,陳榕笑道:“我知道你想說,五行並非我所說這些實在的東西。可這世界是實在的,你如何用一種概念上的、虛幻的東西來描述它?你放心,今後我會用一個個實驗來向你們展示,我所說的這些,都是真正存在的。”

相廣成眉頭依然皺著,卻把話暫時咽了回去,畢竟他自己說要拜師學習,總不能砸場子。

陳榕繼續道:“今日我說的,只是在為你們推開一扇大門,讓你們從門外看一眼我所知道的那個體系是怎樣的,聽不懂記不住也沒關系,今後會再講。”

聽陳榕這麽一說,這兩人才稍微放松下來,否則若以後都是這樣聽天書似的內容,那他們怎麽可能學得會?

“但我們探求真相的方法,今日卻可以記住。我們主要使用的是觀察法和實驗法。比如翁茯苓你觀察到你跟你父親接生產婦存活率的方法,即為觀察法的一種,再比如相廣成你的那本小冊子可以認為是完成實驗法後的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