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忽悠(第3/3頁)

因陳榕說這話時是前所未有的嚴厲,六人都不敢怠慢,連忙應下。

時候不早了,在叮囑完後,陳榕便讓這五人去做飯,這是整個陳家堡第一次熱乎的飯菜,陳榕還讓後勤總管吳小萍去找了會殺豬的人,保證第一頓有肉吃。

領到任務的熱熱鬧鬧、略顯混亂地開始幹活,潘耀祖站在一旁見陳榕雷厲風行地下令,感覺這兒好像沒自己的位置。

“陳姐姐,難怪我阿姐對你贊不絕口,你同她一樣厲害。”潘耀祖此時也沒了脾氣。見陳榕都沒多問一句就認可了他的評審結果,他暗暗得意。

“過譽了,這兒還一團亂呢。”陳榕微笑道,“今晚便委屈潘公子跟我們吃大鍋飯了。”

廚師是潘耀祖挑出來的,他吃過覺得味道還過得去,倒是不介意一起吃——不如說,他根本就沒試過跟普通老百姓一起吃那麽大一口鍋裏燒出的飯菜,反而覺得有些新奇。

“本少爺什麽沒見過,這不算什麽。”潘耀祖自傲道。

陳榕簡短地跟周大義說了下整個陳家堡的架構和他的職位,周大義先是不敢置信,之後便熱淚盈眶,感謝陳榕對他的信任,說什麽他必不辜負陳榕的期待,就差跪下抱著陳榕的大腿喊爸爸了。

陳榕趕緊打發他陪潘耀祖去周邊轉轉,而在一旁看了全程的潘耀祖都看呆了,沒有反對。

隨後陳榕叫上徐強,又拿了大大小小幾個瓷碗,準備開始她的皂化實驗。

實驗比較急,若能成功,陳榕便打算明日跟著潘耀祖回去慶平縣大肆采購了。

首先是油脂。

棕櫚果采摘後就那麽放在那兒,還沒有處理過,陳榕讓徐強去叫來了幾個閑著沒事做的婦人,幫著把棕櫚仁取出來,並砸爛擠出油脂來。

大規模生產時肯定不能這樣,到時候還得讓周況做幾台壓榨機出來。

壓榨油脂一事交出去後,陳榕便去取了今日潘家車隊運來的生石灰,加水熟化做成熟石灰,接著她又把片狀的純堿融化在水中,做成大半碗堿液。

在將熟石灰倒入堿液中,還是將堿液倒入熟石灰中猶豫了會兒,陳榕選擇了前者。硬水中含有鈣、鎂等,而熟石灰中的鈣離子正是她要避免的,因此應當堿過量,盡量將成品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鈣去除。

混合後攪拌的活交給了徐強,對於能幫到陳榕,徐強高興得不行,還是陳榕幾次三番告誡他穩住,他才記得小心翼翼不被濺到。

熟石灰和純堿反應,會生成沉澱物碳酸鈣,和陳榕想要的氫氧化鈉,待觀察到瓷碗中的沉澱物沒有明顯增加後,她便取上層清液,又用蒸饅頭的細紗網過濾了一次,聊表對實驗流程的敬意。

棕櫚仁油在幾個婦人的努力下也榨了一小碗出來,過濾掉渣滓,待用。

陳榕又給徐強一些銅錢,讓他去找有鍋的領民,買了口小鐵鍋,再讓徐強搭了簡易小灶台,從正做飯的大灶台那邊借了火過來,先倒入氫氧化鈉溶液,再倒入少量油脂。

鍋內明顯有分層現象,陳榕邊等溫度升高邊用筷子攪拌,過了好一會兒手都酸了,沒看到什麽反應現象。

她把筷子交給徐強,讓他繼續攪拌,自己則在一旁仔細回憶。

陳榕以前寫基建文時只管把原料丟一起,輕易得出了成品,反正只是文字描寫又不用真做出來,她隨便寫一下,“你看我這麽一擋,一躲,不就躲過去了嗎”,讀者根本不在乎,她也沒必要摳細節,但真正自己上手,才發現要考慮不少細節問題。

原理肯定沒錯,無法反應的話,是缺催化劑?不對,這個反應用不著催化劑。她記得小時候是做過肥皂的,那時候沒問題啊,輕易就能做出來。

她忽然想起來,那時候是要另外加酒精的。

講日用品制造原理的那本書上似乎有提及這一點,油脂和氫氧化鈉是互不混溶的液體,這種非均相反應很困難。而加入酒精便能增加油脂溶解度,向均相靠近,易於反應發生。

儲藏室裏有白蘭地,酒精度為40,太低了,而且好好的白蘭地,陳榕舍不得拿來造肥皂。

所幸書裏提及,可用少量肥皂做“引物”,利用肥皂即脂肪酸納的乳化作用,克服非均相反應的障礙,加速皂化反應。

陳榕讓徐強繼續攪拌,自己去廚子那邊扣了一小塊香皂,丟入小鐵鍋中。

不斷攪拌下,整個鍋裏的混合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得渾濁粘稠。

皂化反應終於變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