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搬家+學派(第2/3頁)

那麽大一個奉天殿,怎麽可能只有一個大廳呢?外表四四方方,裏面劃分的也是四四方方。

把朱棣帶到正房位置,九間臥室中間那間:“你住這間屋子。”

朱棣有些受寵若驚:“爹,您這是什麽意思,這該是您住的。我不敢逾越。”

“你就住這兒!別拘束於禮法,恭敬莫過於從命,孝順的第一位是順著爹。”朱元璋強行叫他住在正屋中。

朱棣心中竊喜,暗暗懷疑這是老爹決定以此彰顯自己的地位,徹底解開了建文那孫子留下的心結:“那您住在哪兒?”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老了,天下已經傳給你們。我不住在這裏,還回到原先舊房子裏,和你娘過幾天安安靜靜的太平日子,我挑水她澆地,我耕田她養蠶,多麽快活。”

那間房屋雖然窄小,卻安穩可靠,這間搖搖晃晃的大屋就給你們住吧。總覺得這房子會坍塌,或許在坍塌之前就會有人暗地裏放火燒了這棟房子。現在已經開好了窗子,如果有危險誰都可以翻窗從後墻跳出去。

朱祁鎮和朱厚熜看起來都有這個嫌疑,他們雖然在蓋房子期間出力不少,卻似乎對這房子有不少的仇恨。

朱棣:……我有種不妙的預感。

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朱元璋覺得挺愉快,除了他之外,誰都笑不出來。

就不說倒黴孫子有可能包藏禍心,單是奉天殿這個名字……這可是在永樂年間就開始起火啊!

在殿外踹房子的時候還覺得好笑,現在到了殿內,放下鋪蓋,就覺得天旋地轉,乾坤位移,惴惴不安。

熬過剛開始數日的心驚膽戰,又聽著朱厚照幸福的小呼嚕聲,漸漸放下心來。

……

關於吳瑜等‘宋高宗擁躉’試圖把南宋的問題,甩給南方人血性不足,生性軟弱,戰鬥力不足的原因。

南方人對此非常不滿,本來南方文人就出的不少,當即開始編纂自己南方義士志,我們雖然州城之間互相內鬥,互相瞧不起,但在國家大義上從來不含糊。

四川八柱這苦戰幾十年不敗、不投降的八座城中的人最為憤怒,紛紛破口大罵不止。

其他南方人,尤其是更南方的地方,紛紛表示憤懣,我們怎麽就沒有血性了?

閑的沒事罵我們是百越蠻夷,兇殘無禮,現在打不贏了就說我們太軟弱?

再看看你們北方人,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所有北方人立刻挑出來應戰,憑什麽罵北方人?秦檜老家在哪兒?蔡京老家在哪兒?

朱元璋就定都南京,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定都南京還能打回北方的皇帝吧?你們宋朝的皇帝就是不行。開國皇帝收服燕雲十六州,打了那麽多年沒有成功,洪武皇帝用了多久?是十年?五年?不,是一年。這說明了什麽?

雙方立刻開始以長江為界,開始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互罵。

地域牽扯太廣泛了,雙方外加勸架勸和的第三方,吵的團花似錦,詩文佳作叠出,整個文壇一下子就變得很有活力,不再拘泥於寫漂亮的女鬼姐姐。

武曌:“很好。”

“很好?”

“這哪裏好?”

“學士,我看朝野之中議論紛紛,對咱們現在的爭論都很不滿,恐怕是……”

武曌不怕局勢亂起來,人們的議論算是什麽?怕別人的議論,就別做事了!

“朱熹生於宋高宗年間,成名於宋孝宗前後。他們理學門人常常說宋朝打壓理學,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又說明朝的太平和長久治安有他們理學士大夫的一份功勞。人們對歷史的認知有誤區。我認為不會有人以為,南宋推行理學能穩固住天下,但我聽說了一些事,有些人真是這樣認為的。讓人們看看,在什麽環境下出現的理學,儒生不能富國強兵,只能約束自己。這本來不壞,管的太多,奉為圭臬,這就錯了。等到明朝覆滅之日,就是他們理學傾覆之時。”

“理學認為道統高於治統,表面上的滅人欲,實際上為抑制君權。如果點明背景在宋朝,或許會有很多人贊同。”

吳瑜心中若擂鼓:“怎麽會呢。宋高宗本想盡展所長,他也想收復河山,救回父兄。如果不是朝中那些文臣反反復復的勸和,對金人聞風喪膽,個個主和,又怎麽會有這樣淩亂的局面。倘若朝廷上下一心,局勢尚未可知。”

不是南方人的錯,是主和派的錯,是理學想要抑制君權!像徽欽二宗那樣不講理的皇帝壓制不住,只能壓制住九哥那樣講理的皇帝。

唉,每每聽到則天皇後呼九郎,就覺得酸楚。同為高宗,同為九郎,怎這般的天地之別。

“但是……但是張居正現在執掌天下書院,正在壓制這件事。”

吳瑜:“哈哈哈,他如何壓制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且不說,我看到有不少人見了他痛哭流涕,生前被他封禁了書院,死後剛剛清凈了沒多久,又被他封禁了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