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第2/4頁)

劉邦慢條斯理的講了‘正德學府’的始末緣由,從叛徒趁著自己出去玩的時候,卷了一筆錢財自立門戶,一直說到自己回來時剛準備動手收拾這些人,心念一動,上天幫助。還沒到正德學府處,鬼差已經把人扣押了。

朱厚照聽的皺眉,把眉頭皺成包子樣,十分不愉,冷哼道:“我不愛賭博!是什麽人玷汙我的名聲?” 賭博算個屁,那是窮人找刺激玩的遊戲。皇帝要玩命!才夠刺激!

朱祁鎮遠遠的聽到:???你那也叫被玷汙名聲?我的名聲才算是徹底毀了。現在所有人都認定這件事了。也不知道帖木兒聽說之後有何感想,那實在算是個好朋友。

劉邦閑聊了一番,還等著重整旗鼓,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回去給嬴政一個小驚喜。他這剛忙亂了一番,肯定想不到我回來了。“先住你這兒了,子孫不孝啊,沒有一個給我蓋房子的。”

眾人都假裝沒聽見。

外界隔墻有耳,回到帝鎮才是最安全清凈的地方,能給人一種安全感。那種丟人也僅限於內部的安全感。

李忱沉著臉回屋去了,關門落鎖,按照太宗的吩咐回去反思。

唐太宗沒回來,和夫人一起去賞玩山色,對於子孫後代這種不團結的行為——不怎麽痛心,也不表示難過。這都屬於正常事件。要是人人都能服武則天,那才怪了呢,正因為她現在的依仗來自於我,才能放心的用她占一個無關緊要的位置。

宋朝的皇帝們覺得翰林院屬於朝廷的喉舌,撰寫的文章風行天下,十分重要,李世民卻不這麽認為,文人總是把自己想的太總要,憑著一篇文章就能扭轉乾坤、改善或帶壞人間風氣。武曌真正的作用是收集資料,她善於也很愛做這件事。

武曌和郭榮回到帝鎮裏,郭榮被擋住了,劉徹被請出來蓋了個戳。

三人一起登山,在山上尋覓李隆基。

李隆基沒讓別人知道自己去哪兒了,正如曹操離開時格外神秘,他們自己沒有清清楚楚的標明去向,別人也不會多問。不論是去投胎還是遭遇不測,都給留些體面,不會奚落的目送他們離開。

那李隆基現在走沒走,就誰都不知道。

郭榮上次見到李隆基是宋朝年間,等到元朝時就沒有再見過。

郭榮:“我聽有些人說,朱元璋可能是曹操的轉世。也多疑殺人,也能征慣戰,也施行嚴刑峻法抑制豪強。”

李治想起當初和門閥之爭,倒是有些麻煩,與媚娘相視一笑:“從古至今,誰不抑豪強?時人尊劉貶曹,三國演義尤甚。”只不過有些人是滅掉一匹豪強,然後用新的豪強、自己的追隨者取而代之,讓自己人受惠。有些人則是盡量把土地和好處分給百姓,如此仁愛偉大的皇帝就是我阿耶。

武曌笑道:“這話也不無道理,唔,感覺上似乎有些相似。”

三人在山上找了一會,山上的亭台、小樓依稀如舊,唯獨找不到李隆基的身影,卻又無法確定這人在或是不在。

就在亭子裏坐下,從旁邊的樹上摘取了幾枚青梅,擱在桌上的玉盤中看著玩。

武曌:“憑你的本事,怎麽到現在還未稱王?”

“人間的國王會老會死,一切正確偉大的統治都會隨著時間消磨。到了陰間,每個國家都被最英明神武的國王統治著,昏聵的國王被祖先剝奪一切。生不逢時的智者在死後被人認可。”郭榮嘆了口氣:“阿姐聽說過薩拉丁皇帝和獅心王查理嗎?”這雖然是五百年前的人物,卻非常不凡!

武曌點了點頭:“他們的使者和商隊來過咱們這裏,怎麽,很值得關注?”

郭榮撫著兩枚青梅子:“現在海面上頻頻開戰,阿姐有沒有關注過,也不知道海戰時龍王會不會受傷。”

“不會。火器對魂魄的傷害有限。鬼不見地,人不見風,魚不見水,龍不見一切物。一切有形無形的物體,龍都可以視而不見。”

地府中早就做過這個實驗,拿在地府犯了死罪的鬼魂測試,試著看被正面炮轟會有什麽後果,以防不測。

武曌很鉆研戰爭方面的事,她是歷史上第一個開武舉的皇帝。太宗拿到內部資料之後,她看完了,回家憑記憶抄了一份。

被火炮轟死的人,其靈魂不受任何影響。被火炮轟死的鬼,靈魂會飄散,需要有人及時喊魂,能恢復,恢復的速度比較慢,如果沒有人喊魂有可能會魂飛魄散。

喊魂不需要呼名或抖摟衣服,也不用在路上喊,高聲唱誦專門的禱詞就行。

三人就在這裏談了一會天下風雲,探討到汪直當年想要重建海軍,沒能成功。海軍揚威遠航固然風光,能四處交易,總的來說在錢財上並不劃算。僅僅算金錢的話,收獲小於付出。他們不是出海采礦,也不是燒殺搶掠,收入比現在橫行海上的西班牙艦隊少多了,後者是為了賺錢去的,就賺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