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查案(上)(第2/4頁)

結果那次過秤讓理學中那些有道德瑕疵名不副實但能鬧事的人被篩下去了,過得去的人也處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狀態中,勇氣少了許多,又被武曌本人給平了。現在在門口遲疑了一下,欲進又不敢,主要是沒想好該怎麽說,針對誰。

就瞧見劉娥在不遠處一個勁兒的招手。曹光和丈夫仁宗關系平平,和兒子的關系更冷淡,脫離了宋朝皇室自謀出路,但劉娥不是這樣啊。吳瑜趕忙走了過去。

劉娥拉住她的手臂:“你退的恰到好處,險些被人捉住呢。方才你袖子裏有什麽?”

吳瑜:“有三個人趁亂往我袖子裏塞了紙條,妾自詡武功不凡,竟然毫無察覺。”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走,回去一同商議。”

“曹太後她現如今?”

劉娥搖搖頭:“不知道。她似乎更名易姓,行蹤撲朔迷離,我們原先不在意,沒有仔細觀察過。我這個兒媳婦,哼。”

走到宮殿群和朝房之外,有一個嬌媚的宋代小娘子,身穿淺藍色褙子,紅羅挽髻,眉心上按宋朝宮廷時尚,貼著一顆珍珠。正是楊氏,一見劉娥走出來,立刻迎了上去挽住她的手:“姐姐。”

“不太順利,先回去。”

……

京兆尹緊急抽調了二百名判官,每人負責審問六個人即可,可效率還是不行。判官更善於審判功過是非,而不是抓住細節,追根問底。

臨時換人倒是不難,叫鬼差們自告奮勇,誰既有學識又善於跟人聊天,引渡靈魂時能讓新鬼事無巨細的都說出來,報名,來,京兆府給當日的俸祿三倍,不許動刑逼人攀咬。

基本上算是臨危受命的三人聚在一起,都認得,面面相覷。

張湯無話可說:“咱們應該換一換。傳令鬼門處,出入國境的全部登記在冊。往生池暫停一日,先不準人轉生。池子裏先有的靈魂足夠人間生孩子下崽。”

龐籍,本來和智囊團的好胖友們一起看熱鬧,突然就被賦予了‘追查炮擊翰林院事件’的重任。“雖不該求諸鬼神,但我認為,現在可以請人算上一卦。”

包拯黑著臉:“都怪小說家言。” 包公案我看了都離奇。我是做過京兆尹和禦史,那管理的都是人。是曾經判案,也沒有旋風告狀或是鬼魂鳴冤那麽離奇的事。茫茫陰間,從何處開始追查此事?先檢點整個地府中有誰私藏過火炮?工程浩大。

而且現在各人的職責都不在於此,沒有機靈好用的下屬,對治安方面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雖然各人本性依然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但最近都在關注人間議論的開關——俺答汗依然在叩邊,民間商船私自出關,在海上千裏航行,但官方依然維持海禁,只允許朝貢的人來往。還有西方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哥白尼的新說,之前還有聽起來就極其恐怖的黑死病,明朝為了防範倭寇研制的火炮,英吉利女皇帝伊麗莎白,日本的織田信長挾天子以令諸侯,瑪雅國日薄西山……這些事都關注起來就很忙了。

“三位不必多言,而今撥給你們十萬禁軍,聽從調遣。各大小城池村鎮都會配合。二位雖是宋人,也知道,咱們地府的禁軍不同於宋朝軍士。”都尉嘆著氣:“我們已經探查過了,開炮時的硫磺硝石味,遮去了火炮上殘留的舊主人味道,將作大匠也已經證明,火器本身的味道太重,會遮去殘留下的氣味。閻君親自掐算過了,事態膠著復雜,算不出誰是暗中使壞的小人。現在炮在這裏,開炮的人也在這裏,藏匿火炮這戶人家的主人,也抓來了放在這裏。三位請自行調遣。”

張湯淡定的說:“不難。兩位有何高見,請。”

龐籍嘆氣:“先行文各地,要他們自行核查各家藏有火藥的情況,匯總上報。火藥味藏不住。”

包拯:“沈括跟我說,用寶藍色薄綢蒙在臉上,去看玩過火藥的人,會看到隱約的紅光。”

兩人立刻派人去找沈括,問問他還有什麽小妙招。一起推他:“你去審這個開炮的兇徒。”

“你最是鐵面無私,能審陰陽。”

包拯:“他們還傳說我升任閻君呢!傳言怎麽能信。”

“民智未開,有人只相信傳言。”

“去年還有人進諫,說不能買元朝地府的奶粉和肉松,說影響氣運。”

他黑著臉走到關押炮擊翰林院兇犯的小屋中,在半條街之外就聽見超大聲的咆哮。屋內的鬼差:“包大人您來了,得,我不喊了,這廝油鹽不進,也可能是個啞巴。”

兇犯:“包拯?你就是鐵面無私的包大人?小人,小人只是拿錢辦事。小人原本玩的那個賭場,要錢不多,賺的少賠的也少,前些年新開了一家賭場,玩的敞快。小人陪葬的全部身家都輸光了,結陰親的媳婦兒也跑了,他們說按時候來開炮,一炮就給小人一百兩銀子,還說一開炮,局勢一亂,就能跑了。跳到河裏洗去火氣,別人就找不到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