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第3/4頁)

朱見深皺著眉頭,磕磕巴巴的說:“寧王與錢寧、百官內,內外勾結,恐怕”

他自己都懶得說了,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遞了上去。

上面寫了三條,第一,錢寧失寵,收受寧王賄賂,為寧王隱匿謀反事。第二,事發倉促,但寧王的錢財送的不倉促,恐怕很多人很多地方都收了他的錢財,大臣和皇帝勢同水火,而皇帝至今無子,發生什麽都不一定,恐有陳橋兵變。第三,朱祐樘說朱厚照的身體不是很好,曾經病的很重。

朱元璋看完之後,隨手遞給朱棣:“居安思危,很好。”

朱棣也認為他說得對,決不能對藩王放松警惕,但朱厚照倚重的江彬也有兵變的可能性。

皇後們靜靜的聽了一會,去旁邊炸牡丹花吃。

朱元璋悄悄的叫走朱見深:“來我房裏。”

朱見深直冒冷汗,他想休息時也用假人代替自己,幸好今天沒有偷懶!要不然太/祖叫一聲無人應答,過來一拍肩膀,手感就不對!也不知道祖宗們怎麽做到多年不露餡。

都用夾纻像取代自己在屋裏打坐,在遠處的山上賞月飲酒的皇帝們看到這一幕,不以為意。

朱見深跟著進了屋中,不明覺厲:“請萬歲示下。”

朱元璋嘆了口氣,兒子是直接排除掉的,朱高熾和朱瞻基與朱棣密不可分,後兩個不用想,排到最後,勉強就能拎出來一個朱見深:“我秘授你修煉之道,你不要聲張,不許外傳。”

朱見深就乖巧的對天盟誓,絕不告訴任何人,包括我親爹。

朱元璋就把自己摸索出來的,帝炁的修煉方式告訴他一部分,又說:“我觀察了數年,只有你偷懶是時間最少。”有時候一個月就一兩次,還算努力。

“您您您都知道啊!啊!”

朱元璋面露鄙夷:“我親眼看見他們弄那假殼子騙鬼。要是真有血性的,把自己的手腳頭顱一點點的砍下來,湊一具完整的屍體也可饒恕,好逸惡勞難成大器。”

第一次發現之後,就悄悄跳窗戶進去,繞到正面看臉。一看就知道是真是假,他也不說,只以此來斷定誰能用。連自律都做不到就不要提有用了。

……

很快就到了王陽明大放異彩的時間段,他不僅在皇帝到來之前,就抓住了朱宸濠,又是熟悉的潘陽湖地區,又是水戰。王陽明又解決掉了汙蔑他的流言、得到官員授意四處挑釁的士兵、以及親自跑來搶功的皇帝,還有校場演武時逼迫他參與演武,試圖讓他出醜的江彬。

王陽明連發三箭,箭箭命中靶心,帶著特有的淡定放下弓。寫文章之余當然要鍛煉身體,誰說我長得瘦就不會騎射?親襲南昌城,指揮火燒戰船很要體力的。

倒黴的江西人先被寧王盤剝了數十年,又被沒趕上打仗的平叛軍隊搜刮了一遍,最後又要侍奉皇帝及其隨從。其實皇帝一個人花不了多少錢,用不了多少美人相伴,他還帶著心愛的劉良女,只是跟隨皇帝的數千親隨把江西刮的天高三尺。江斌這個男寵不只是改行拉皮條,其實搜刮來的美女,他自己也……為皇帝攬財的人自己兜裏經常是最滿的。

王陽明的心學早就有文章在地府流傳,知行合一這一點被簡單的解釋為‘知道什麽是對的,就必須去做!’廣受好評,眾人研究了一番,做不到做不到,好好學習做不到,早睡早起都做不到,少聽無意義的評書也做不到。

明朝的皇帝們早就拿到了太史台跑去人間記錄的平亂全過程,等到朱厚照獻俘時,就很淡定。

他又在江南玩了一年,正德十六年,三月,死了。

朱見深問兒子:“劉文泰還沒死嗎?”

朱祐樘氣的臉都青了:“劉文泰!沒有,應該不是他。”

萬貞兒:“哪個劉文泰?是那個太醫嗎?”

“是他是他。”朱見深:“我近年來攻讀醫書,發現他當時給我用錯了藥,本來還不至於死。”這叫後人怎麽說我

朱佑樘黑著臉:“我也是。我也是他開的藥。當時不覺得有異,現在才知道,他準是在寒熱上用錯了。”李東陽勸我不要治罪,我現在懷疑他有問題。

朱元璋幽幽的出現在窗口:“呵我,往日叫你們讀書,讀就是了。懂得越多越不會被人騙。兩代皇帝死於一個太醫之手,朱見深,你是倒黴。朱祐樘,你是活該。”

朱祐樘簡直想抽自己大嘴巴,老爹是拉肚子,自己是偶感風寒,也不知道這個庸醫怎麽搞的,一點小病竟然治死了。當然這得說是太*祖的過錯,誰讓他定下政策,太醫的兒子準能當太醫,現在悔之晚矣。太醫也應該設進士科,考試!也不知道是那個庸醫害死了兒子……我現在連一個孫子都沒有!我的天哪,我絕嗣了……

朱瞻基:“該。我對孫氏那樣的寵愛,還留了一個朱祁鈺備用呢。誰叫你這樣死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