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第3/4頁)

武將膽戰心驚又異常快樂的黑了一波皇帝。

閻君們:“……朱祁鎮要是來狀告你們,還是要受懲罰的。”

這是個壞消息。

但他們交換了一個眼神,好消息是朱祁鎮出不來,看到這些書也沒法跑來告你。

武將一抱拳:“臣下不懼一死,只希望死得其所。”

……

半年後,這半年時間,朱見深好像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他就壓根沒幹什麽,重用李賢,聽他的建議。

武曌每次聽見這個名字都覺得耿耿於懷,只恨朱元璋不定個法律,禁止人們起名和前朝的皇帝皇子重名。不過她也知道那太麻煩,背地裏氣一氣也就罷了,這個李賢可比自己的李賢聰明多了。

十八歲的新君迎娶了皇後,祭告祖宗。

一個多月非常強勢的宣布廢後,再次祭告祖宗。

朱瞻基悻悻的說:“哎呀,年輕人啊,真是沖動。”

他廢後的時候三十歲,還敢自稱少年,這朱見深才是真少年。

朱祁鎮還掛在十字架上,任由風吹雨打,時間長了對疼痛的耐受度高了很多,還有閑心問:“怎麽回事?人間出什麽事了?”

“朱見深廢後了。”

“為什麽?我給他選的皇後賢良淑德,相貌端正,有母儀之相。”

朱元璋皺了皺眉:“以你選人的眼光,廢的好!你選擇寵臣尚不知好歹,選婦人怎能選好。”

朱棣很贊同這種說法。

皇後們雖然心生狐疑,卻覺得不無道理,他確實沒有識人之明,說不定真是選了個不太好的皇後。

人們都想知道為什麽廢後,這皇後犯了什麽錯,怎麽短短一個月就被廢了?

商人什麽都賣,只要一個景泰年間銅胎掐絲琺瑯的小罐子,就得到了全部的資料:皇帝專寵萬氏,皇後仗責了皇帝心愛的老宮女,皇帝連發三道旨意廢後,異常堅決。

皇帝十八歲,宮女三十五歲,皇後十六歲,但是皇帝和萬氏形影不離已經有十六年。這個宮女生的高大健壯,皇帝出門時常常戎裝隨行。

看到這兒,就都想起來萬氏是誰了!

孫氏:“哎呦!是她啊!”是她指派過去照顧大孫子的宮女啊。健壯勇敢不怕鬼,膽子很大,為人誠實可信,做什麽事都很認真,性格也很溫柔。

朱瞻基:“我記得那個宮女!生的高大魁梧,在一群宮女之中,就她又高又壯。孫氏讓她管理衣服,她能扛著一個衣箱健步如飛。”孫氏喜歡嫉妒,不要自己身邊有特別漂亮的宮女,更禁止特別美貌的宮女靠近皇帝,唯獨萬貞兒算是個親信。

他也有幾個年紀大的妃子,但就大了六七歲,大十七歲可有點誇張了。

朱元璋:不錯,壯實的女人很好,但你的太老了……

朱棣:???朱見深這是什麽喜好?理解不了,但沒什麽大事。

朱祁鈺的神色十分復雜:“我也記得,召見朱見深的時候,總是她抱著小太子。還以為她是乳母,以後和天順時翊聖夫人、宣德時奉聖夫人李氏一樣……”這倆都是乳母。

朱祁鎮:“有這麽個人?”

“你把嘴閉上!或者朕給你釘上!什麽時候能回答皇帝何故投敵叛國,什麽時候才許說話。”

沒有任何一個皇後因為仗責宮女而被廢,除非她仗責的是皇帝的最愛的女人。

沒有人對此過多議論,朱見深作為歷史上被廢立次數最多的皇帝,喜歡一個老宮女又能如何。

明朝皇帝們竊竊私語:“這比武後還好一些。”雖然是個歷經三朝的宮人,最起碼沒被朱祁鎮臨幸過。

萬氏終究因為和周太後同齡,被周太後瘋狂反對,沒能成為皇後。

然後磕磕巴巴的小黑胖子除了在後宮裏盯著懷孕的萬姐姐之外,在前朝就是努力翻案,這半年間先把先帝的鷹犬門達貶走,把袁彬調回來,然後給於謙平反,給彈劾曹吉祥、石亨而受迫害的禦史張鵬、楊暄、耿九疇等人平反。很快就拿出了曹吉祥和石亨的工作記錄,按照名單分批次平反。

和之前的黨人碑一樣,不用統計,非常好找。

於謙十分感動,沒想到皇帝一登基就敢違背父親的決定,這比宋孝宗繼位時給嶽飛翻案不一樣,當時太上皇是默許的。並勸李時勉不要在地下罵皇帝了,這又不是額外選妃,宮裏還有別的適齡嬪妃。

李時勉:“唉,我恐怕婦人幹政。”喜歡老宮女不是大事,但如此寵愛任何一個妃子,都是國家不幸。兩次想立皇後都沒能成功,必然要大肆補償,營造宮殿,賞賜家眷。這些事我知道,歷史上此起彼伏。

至於能不能生孩子,其實不重要,前朝的馮太後、鄧太後都是取宮人子為己子,就連本朝的孫太後也有這樣的傳聞,都說她為了奪取胡皇後的皇後之位,竊取宮人所出之子——皇長子為自己所生。萬氏也可以玩這一套,只要教得好,誰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