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燉豬頭(第4/4頁)

在偌大的帝鎮中,想要找到一個躲起來的鬼,很不容易。

但很有意思,是個打發時間的好辦法,在巨大的落差之下,朱祁鎮必然會躲避,以他的性格不可能閉門不出,一定會時不時的出來偷看外面的情況。

父子二人相視一笑:“很久沒有打獵了。”

“正是。敢在你我面前躲藏,真是裝神弄鬼。”

半明示的讓李妙兒滾蛋。

朱高熾被安排了一個任務,每天穿著全套甲胄,在整個鎮子裏,上午走一圈,中午走一圈,下午走一圈,一路上的聲音越大越好,還給他一根手杖,讓他一路敲石頭。“恕末將甲胄在身不能”

朱棣打斷兒子:“別廢話,快去!朱瞻基,你悄悄的跟著他。”

朱瞻基嘆了口氣:“我懂!”如果蠢兒子以為他走過去了,放心的探頭出來看情況,就能被我抓個正著。哪怕是稍微挪開一條縫看一看,也很明顯。

朱高熾胖墩墩的、稀裏嘩啦的帶著一身甲胄走出院落,呼哧呼哧的繞了一圈。

朱瞻基躡手躡腳的跟在老爹身後,五十米外,盯著道路兩邊。

而他們倆,則把朱祁鈺叫過來,三人一起修造軍營中常用的高高的瞭望樓。唰唰唰搓了一堆麻繩,哐哐哐砍了一堆竹子,交叉纏繞一番,一個6丈高的瞭望樓就幹了起來,朱元璋當年剛剛參軍時,常常自己參與搭建,弄出來的。

背著弓和繩子、挎著箭囊,兩個人在另一邊拽著竹樓,咻咻咻爬到頂層,再用繩子把四片固定好的欄杆釣上去,直接插在預留的竹筒處。

朱棣也爬了上去。

“以前大明很好。百姓可以狀告地方官,直接進京告狀。官員曉得敬畏,外邦也曉得畏懼大明天子。這五十年間,大明在走宋朝驕奢淫逸的老路,幸好瓦剌只和金國一樣。”朱元璋把忽必烈列入帝王廟中,承認自己繼承的是元朝的天下。“早聽人說,高祖定下的制度施行不過三代。一代代的皇帝承擔不起國運,壽命越短,子嗣越少,性格越無主見。”

朱棣承認自己有錯:“或許我不應該遷都。”

朱元璋擺擺手:“若在江南地界,皇帝只會更懦弱無能。得和有能耐的人學,堯舜的仁愛,國運長久嗎?法律暢通嗎?漢高祖開創四百年家國,唐太宗造就天可汗的威名,他們何曾被儒生束縛。儒生教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與百姓也,啊呸。也不知道孔孟見了這群不要臉的要不要啐一口,民為重,社稷次之。”

他雖然很不喜歡孟子,但有些話說的有道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是見過的,他更知道大旱時如果沒有水,舟的處境是什麽樣。

朱棣施行大誥,不只為了表明自己是正統,他是真欣賞這套法律:“北方邊防長期廢弛,拙與言辭,蟄伏等待時機,就被皇帝給忘了。我當年遷都,為了子孫後代永遠不忘邊患,一旦失去北方,南方守不住。”

高處的風帶著點花香和果香。

“朕留下如西施般的天下,被他們一番粉飾太平,改成了東施。”

我的法律,我的政策,全都被毀去了,只剩一個虛名。

朱祁鈺忽然在他們的房子後大叫:“在這裏!!”

沒錯,朱祁鎮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就躲在朱元璋這兒的屋後,在大堆柴火中隱蔽身形,偷偷聽著他們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