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永鎮太平(第3/4頁)

我的張輔啊!他來到地府才二十七年,死在土木堡之變的很多官員,都是他當時看重的年輕人。國家和人才是留給子孫後代最重要的東西,被糟蹋太多了。如今雖然知道王振已經下地獄,還是難消心頭之恨。

朱祁鎮:“關進鳳陽高墻裏!”這倆都是他親兒子,哪一個當皇帝,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朱祁鎮只是子以母貴外加先出生,他是真喜歡孫氏。

很可惜朱祁鈺沒有感受到祖宗們的激情澎湃,淡定的把國事托付給於謙,自己在宮裏,籌劃換太子,朱見深(朱見濬)畢竟不是親兒子,我的兒子憑什麽不能當皇帝呢?不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國家,大哥還是呆著的好。

年僅五歲的太子被卷在皇帝親自下場的奪嫡之中,嬸母汪皇後被廢,太子精神壓力重如山海,又見不到父母,只能見到祖母,唯一可靠一點的,就是高大健壯的萬貞兒,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像這位二十多歲的宮女一樣,給他溫暖和可以依偎的感覺。

……

諸葛亮很樂於結交新的友人,但也和三國時期的人物有單獨的聚會:“張三豐真是神仙。”

周瑜:“嗯?此話從何說來?”

“他還在人間,還活著,只是修煉到了一定程度,生魂可以離體而出,遊覽三界。有幾位老神仙都說他們生前就能做到,只是不能炫耀。一旦新生炫耀,就破了修行。”

“非得錦衣夜行不可。”

“哈!”孫策大笑:“難怪這群人蹲守多年,始終沒等到張三豐。”

龐統悠然嘆氣:“原來如此。”

談笑良久,忽然聽見隔壁包廂中從小聲探討甘羅和魯肅誰更強,突然轉為大聲爭吵:“諸葛亮死的時候周瑜為什麽沒去吊孝?是不是瞧不起人”

周瑜急用袖子擋住臉,一口酒半點沒浪費,都噴在袖子上了。看對面的諸葛亮也是一樣,他還沒喝進去,手一抖撒了半盞。

二人都很有見識,只是實在沒想到人能傻到這種程度,傻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孫權一拍大腿:“我這才聽明白,他們說的不是甘羅是甘寧!”

……

太監謀反幫著上皇奪回皇位,稱為奪門之變,文武百官去上朝時都驚呆了,這皇帝怎麽突然換了一個人?怎麽又是這個人!可怕!

只是大勢所趨,不敢不從。

朱元璋氣的咬牙,唯恐他再去親征瓦剌報仇,一不小心把牙咬碎了。張著嘴等了一會,牙齒自動恢復原狀。

朱祁鈺在病中聽說兄長復辟的消息,甚是感慨。沒幾天就到了地府,見到了祖宗們。

朱瞻基臉上還有點青,坐在旁邊看最健壯的二人摔跤互相泄憤:“我的兒,你是被殺的吧?”

朱祁鈺面帶淒惶,點了點頭:“萬歲?”恍惚記得是我爹。

“叫爹。”朱瞻基不禁落淚:“我就當沒他那個兒子。”他已經後悔到思念胡皇後了,在母親去世的次年胡氏也去世了,只是沒有來見他,也沒見張太後,去向成謎。

朱元璋質問道:“你為什麽不殺了朱祁鎮?養虎成患的道理,你沒聽說過嗎?”

朱棣:“這可能是和您學的,重視骨肉親情。”氣走了朱元璋之後,轉過臉才用一模一樣的話把朱祁鈺訓斥了一番。“你留著朱祁鎮有何用?你無子,一旦你死,就是他繼位!”

朱祁鈺執政八年,基本上沒有錯誤,就安安靜靜的住在新房子裏,見到自己太子的生母,他卻更為思念被逼殉葬的唐貴妃,最終按照禮儀,換她來到這裏。

二十多天後,朱祁鎮和他的黨羽各懷心思,等著於謙的死訊。

獄尉和大部分都尉都請假離開地府,包括歷代的神鬼們,以及還不會禦風就搭了個順風的鬼們,都來旁邊靜候。

陰雲蔽日,百姓們竊竊私語,說這是天地同悲。

無人不知其冤,就連朱祁鎮也知道於謙有功,只不過功勞不是效忠自己,雖然朱祁鈺已死又絕嗣,還是得殺了他的朝廷柱石。

朱見深:“太,太,太可惜了。”沒錯,心理壓力過大,他結巴了。

於謙平時急切強硬,自從入獄之後確很平靜,還笑了笑:“這一腔熱血,終究撒在崇文門外!”

當年屍橫遍野的戰場,也不知道我死在這裏,會不會見到那年陣亡的士卒百姓。

嗯?你們都是誰?這麽多古人?

嶽飛平時宅在家裏,少與人來往,專心修行耕種、習文練武,今日有點生疏的飄到人間。

蘇軾還沒成仙,不會禦風,但他朋友多,倆人左右摟著他一樣可以飄來飄去:“於少保,我為你引薦,這位是嶽少保,你們老鄉見老鄉,真個是兩眼淚往往。”

嶽飛不是杭州府人士,卻葬在西湖邊,嶽王廟也在西湖邊,宋朝結束之後,熱心人士就立了秦檜跪像在門口,迄今為止被踢壞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