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魂飛魄散?(第3/4頁)

“你回來的正好!”朱棣有些激動:“朱允炆失蹤了,漢武帝,朱允炆是否經你之手離開此處?”

“哦,哦?”劉徹也是一驚:“這怎麽可能!在朝代覆滅之前,只有皇後能離開,皇帝萬萬出不去。是不是他躲起來了?”我連年忘記收稅已經夠了,如今總不能丟個人吧?哪有這等奇事!

朱棣搖搖頭:“我已經搜尋了半個月,至今一無所獲。你的印信還在嗎?”

劉徹伸手在袖子裏一摸,袖子裏有暗袋,印章就在其中:“還在這裏。真丟了?”

“大概丟了二十天左右。”朱棣忽然覺得不對勁:“漢武帝,好像一點都不著急?這難道不是你失職嗎?”

劉徹袖著手:“嗯?我既不是獄卒,你們也不是囚徒。能跑出去是他本事。再者說了,皇帝神秘失蹤的故事,以前也有過。”

“什麽時候?在哪兒找到的?”

劉徹緩緩道:“古時候,有個皇帝被他的妃妾套了麻袋,丟在竹林的雜物堆中。過了十年才被人發現。”

朱棣:你要是這麽認真我可就信了?我真的要信了?這不是開玩笑嗎,武曌都不敢做這種事。

但竹林後確實有一個巨大的雜物堆。裏面丟棄著歷年來被人丟掉的陪葬品,舊的衣物,損壞的器具和家具,總之就是各種不能燒也不能埋在土裏自然消亡的垃圾。甚至還有一套無主的金縷玉衣,皇帝們自從發現這東西不能讓人的魂魄永遠存在於軀殼之中,就覺得占地方,笨蛋把它丟掉了,聰明人則拆開貼在墻上,變成一面玉墻。

要說這那個雜物堆裏藏著一個人,應該不難。倘若有人願意來這裏撿垃圾,秦磚漢瓦唐時碎玉都撿的到。

“我首先懷疑的就是那裏,試探過了,不在其內。”

劉徹當然不相信別人說的話,自己也去勘察了一番,嗯,確實沒有人生存過的痕跡,有兩種可能,第一是確實不在這裏,第二則是潛進去之後把自己埋好了,就一動不動。

如果一個人躺下之後不會口渴饑餓、不需要解手,也不會躺的腰酸腿疼,那好像能躺得住。

朱元璋在這半個月以來,對朱棣的態度冷淡憤怒,但透著一股詭異,言辭不嚴苛,動武的時候也很有分寸。他心存忌憚,又不想讓朱棣知道自己忌憚。“此事實在是難辦。武後有何良策?”

武曌也沒什麽好辦法:“我飛一圈替你看看,等出去之後在外面再找找。”

朱元璋一把攥住她的手腕:“你我是知己,我就問你一件事,這世上有沒有令人魂飛魄散的法子?”

“沒有。多年前我為了王氏和蕭氏也搜尋過此法,真的沒有,巫蠱壓勝都是假的。往生池都被管制的也很嚴格,此前曾有獄卒灌醉了仇人,想要偷偷扔進往生池裏,當時就被查獲。”雖然每天都有萬余人去轉世投胎,但管束的始終很嚴格。

朱元璋並沒有放松警惕,反而開始懷疑,是武則天沒本事吧。

繼續搜尋始終未果,卻等到了人間新的消息。

朱瞻基自號長春真人,據說繪畫極佳,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無不臻妙。聽的皇帝們一陣陣擔憂,這不是和宋徽宗很像嗎!!

皇帝和藝術沾染在一起,那就完了。

更可怕的事還在後面,洪武年間有了司禮監,但朱瞻基設立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火器)神機營也又宦官來管理,朱棣設立的內閣的權力也大幅度提高。以前內閣只是給皇帝出主意,幫著皇帝思考的智囊團,由皇帝做決定,由六部去執行。現在不一樣,內閣兼任六部尚書、還是帝師。

現在國家治理的確實不錯,皇帝把軍費開支裁撤了一部分,百姓的壓力銳減。

朱元璋對此非常不滿,這是把他好不容易分割的七零八落的權力又拼湊在一起,還允許宦官代行皇帝的職務,這不是自找危險嗎?東漢、唐朝的宦官之禍非常嚴重,那時候是宦官搶權,現在是皇帝自己為了偷懶,自己把權力拱手讓人。

他本來制定的制度非常完美,雖然皇帝累了點,早起晚睡沒時間休息,但皇帝兼職丞相,可是國家大事永遠掌握在皇帝手裏,這多好啊!朱棣設立內閣這件事他就覺得不好,現在內閣的權力更大了,更是危險。畫畫有意思嗎?鬥蛐蛐有意思嗎?有什麽比得上管理一個國家更有趣?就是困得慌,可是值得啊!一旦松懈,隨時都有喪命的風險。你讓太子監國啊……哦你太子還在吃奶尿床。

思來想去,朱元璋心急如火,和朱棣摔跤時下手更狠,朱棣也不含糊。

朱元璋對他報以老拳:“都是你這始作俑者,自己懶惰,偏要設立內閣。術業有專攻,碰上什麽事就找相應的官員來問詢即可,如今一代懶惰更勝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