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4/4頁)

扶蘇和武曌一起露出了不欲多言的表情。紀綱也搞過當眾指鹿為馬的事,春遊射柳時,他故意不射中,安排好的人說他射中了,在場眾人無一人敢反駁,一看就是在模仿趙高。至於羅織罪名、搶奪珍寶田產、勒索諸侯等諸事,看起來和周興來俊臣很相似。

朱棣:“莫非趙高轉世投胎成了來俊臣,來俊臣又轉世投胎成了紀綱?”這三個人發跡的路線簡直一模一樣,都是靠著給皇帝做親信、幫著皇帝誅鋤異己。結果也是一樣的,都被誅殺了。

場上的氣氛有些尷尬,一時間只能聽見烤肉的滋滋聲,還有湯鍋咕嘟咕嘟的聲音。

扶蘇:“他們壞事做盡,如今只能在地獄中聚首,絕不可能出去。”

武曌幽幽的說:“只要皇帝想用,酷吏何其多。單獨一朝的酷吏,就有不下數十人,風氣如此。你這一朝,如盛唐時一樣,重用外族諸人。瓦剌、女真、韃靼、交趾的宦官侍奉在側,宦官和外族作亂的事,在歷史上層出不窮,你不害怕?”

漢唐兩代的皇帝們目光都有些凝重。外戚、權臣、宦官這三大患,消滅不掉。

明朝倒是徹底消滅了外戚問題,娶出身平平的女人做皇後,不給她的父兄加封官職,只給個爵位養著。權臣也基本上被消滅了,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制度,雖然皇帝本人會有點累,但權臣基本上形成不了,權力被切的七零八碎。藩王嘛,藩王的權力基本上都被他收回了。

朱棣對此信心滿滿,相信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駕馭區區宦官。

經驗豐富的前輩們坐等事情發展,只能靜觀後效。

……

朱棣被迫接受了拿耕地打發時間這種離譜的選項,反正這裏是沃土,他也試過親耕,隨便弄弄就好了。現在一年四季的祭祀不停,連飲酒都不用自己釀造。

全套的永樂大典不知道為什麽出現在這裏,可能是修好陵寢之後,有一套副本被陪葬進去。

朱元璋生前雖然手不釋卷,從十八歲開始瘋狂補課,補了二十多年,看著這五千卷的書也覺得繁多:“你都看完了?”

“還沒有。”

突然有一個皇帝回來了,遠遠的高呼一聲:“抓住羅貫中了!!”

劉徹本來又在華蓋一樣的大樹下焚香靜坐,一聽這話立刻抓著劍站了起來:“呵!在哪兒?”

李亨從山上跑下來:“我也去!”

真是一呼百應,在周圍各處跑出來十幾個皇帝:“同去同去。”

朱元璋詫異道:“他們如此喜歡三國演義?”

他目前還沒有成為創作的對象,皇帝們也沒和他探討過被人扭曲的影響是什麽感覺。

天邊飄飄忽忽來了個胖子。

“朱高熾?這麽快?”還沒趕上一次麥熟?

朱高熾也很郁悶啊,他正籌劃著遷都回去,不想住在北京,還是南京好,有鹽水鴨(不是),氣候時令賦稅官員覲見都很方便。突然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