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爹的畫像(第3/4頁)

自從朱元璋稱帝之後,歷朝歷代中後期的皇帝都不敢再說自己面對的局勢困難,總不能說當了皇帝的人整頓好天下要比當和尚的人更難。

談到子孫後代的問題時,朱元璋表示朝廷內外都被他削平了,朱允炆是親自教出來的,選擇的老師和大臣都是人才也很受重用,不剩什麽問題。

(就連妃子宮女們都被滅了,不留隱患。這話對於唐太宗來說,應該是很紮心,不必說。)

李世民幽幽的說:“那也未必,凡事先做好準備,我自死後到現在,七百多年間,有一半的時間在精習醫術,研制了幾副專治頭疼心口疼的藥方,其效甚好,你如果有需要,隨時奉贈。”

朱元璋知道子孫後代裏非得出些混蛋不可,他一點都不放心:“好好,足感盛情。現在就給我兩副,先存起來,閑時置忙時用,以免將來手忙腳亂。”

說起兩地法律的不同,陰間的死刑就是強行丟去投胎送到陽間,陽間則是殺了送到陰間。

皇帝們異口同聲:“如同蹴鞠。哈哈哈哈”

李世民:“你可救了一些貪官。”

朱元璋:“怎麽?”

“凡陽間犯罪、陽間獲罪受罰的人,陰間不再加刑,陰間按照一甲子為謀害一人的刑期,在人間被殺能減一甲子,我們談論了很久,剝皮實草能抵兩甲子,被剮了酌情抵兩三個甲子。”

朱元璋:“無辜的人多麽?”

“有不少,我們沒有統計。”朱元璋不算急躁,但有些暴虐,做事時總有些矯枉過正。株連達到三萬余人,這就很過分。“我常懷疑周興來俊臣的刑期以過,投胎去了人間。死性不改。特意查了查,原來他們還在。”

朱元璋一點都不尷尬:“嗯……我也知道,這在所難免。沐英如今可好?”

“他還不錯。”

“藍玉呢?”

李世民一遲疑:“這……我可能泄露他人的行蹤。職權所限。你閑來無事,可以多讀讀書。”

朱元璋知道他在暗示什麽:“我生平最愛讀書,行軍打仗時也手不釋卷。如今的好書太多,正打算看看經史刑律。”

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一睜眼老婆就在旁邊溫溫柔柔的叫自己起床吃飯,吃完飯出門遛彎看看歷朝歷代的古董,說一說自己的晚年生活,總是很憤怒,每一個人都在辜負他的希望,人人都有私心。雖然兒孫大臣都是些蛀蟲,但有一個小女兒還挺可愛,現在才三歲。再說一說自己孫子又乖又聰明。溜達回來開始看書、思考,看到天黑睡覺。

完全做到了當皇帝之後的理想生活。在當皇帝之前,他的理想是當皇帝。

然後傳來喜訊。朱允炆在他那三個深受信任的大儒的輔佐下,認為天下已經安定,武將沒有用了,藩王也不必保留,四海歸附,到了恢復宋朝文人掌權制度的好時候了。

噼裏啪啦的廢了五個藩王,其中朱柏不願意被抓,也不想被免爵下獄乃至於流放,受官吏的侮辱勒索,就直接舉家自焚。

朱元璋本來沒想起來這個乖巧又文武雙全的兒子,好孩子沒有壞孩子那麽顯眼,朱柏的嗜好就是學習,讀書到深夜,練習書法繪畫,學習武功練習兵法,在封地裏安分的不得了,叫出去打仗時身先士卒,和朱棣倆人是自己最能征善戰的兒子。

“他想幹什麽?跟我不是這麽說的。”

馬秀英拈著針線:“我死的時候,你還答應我少殺人呢。”

“嘖!這能一樣嗎?”答應妻子的事情沒做到,和答應祖父的事情沒做到,能一樣嗎?結果都不一樣,你只能說我兩句,等朱允炆下來,我得打他一頓!

《皇明遺訓》(宗室工作守則):規定各地藩王不得謀反,否則其他人要圍攻他。但是朱元璋想的很細致,萬一後來的皇帝信用奸佞呢?允許清君側。

朱棣現在還沒被削,但他同母的熱愛研究植物學、偶爾想謀反的弟弟被削了。

想到皇帝直接給朱柏來了一招化裝潛入圍困,自己不能等,幹。

之前冒險一搏,把兒子送去京城,本來是留作人質,跟侄子表現出最大的誠意。結果兒子被送了回來,削藩卻依然針對我,這是連讓我兒子當些年人質,繼續做藩王都不行啊。

就是奸佞更改祖制,離間我們叔侄關系。

朱允炆:幹,我就知道他要謀反!本來想減除羽翼再抓他!

朱元璋: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狗屎儒生!藩王才是皇帝的羽翼!拔一根可以,你這是準備全部弄禿!你看還有哪個藩王願意幫你!我沒給你講兵法嗎?你當皇帝之前不是還沒傻嗎?

清君側這種事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把皇帝得罪死了。

朱允炆立刻把燕王廢為庶人,但不擔心,區區一個燕王,八百衛士起兵,能幹什麽?西漢七王之亂中,僅僅吳楚聯軍就二十萬,西晉八王之亂更是規模浩大,唐朝安史之亂,安祿山掌握唐朝一小半兵力,都失敗了,哦嚯嚯嚯。他淡定的傳令:不要讓我有殺叔叔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