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第3/4頁)

“正是。冗濫的官員太多,這不是需要武曌嗎?”

武曌無語道:“難道不是需要漢武帝這樣的雄主麽?”

你也沒少把人滅族。

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能拿出來一套成熟的策略,整治好現在的人間。倒不是說古代的皇帝有多聰慧,只不過歷史上那些笨蛋皇帝不在本次聚會之列。

劉徹慵懶的敲了敲桌子:“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恩蔭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他漢朝有任子制,也是父親的職務可以傳給兒子,四世三公就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特征,但大部分都還行。只要生出來的不是傻子,有父親灌輸非常成熟的工作經驗,按部就班的繼續做,基本上不會出什麽事。

李治:“我唐的恩蔭數量有限,不著常例。官員子弟從小受用最好的教師,還有別人看都看不到的書,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還不能憑借自己的實力身居高位?”這就好比有一個人,從小被立為太子,人也不傻,全天下所有德才兼優的教師環繞著他,教他,多年之後成了一個笨蛋,這豈不是滑稽!

武曌:“那不就成了徐敬業?”

其他的唐朝皇帝對於則天皇後這種鄙夷造反之人實力不濟的行為,無話可說。徐敬業確實廢物,雖然憑他的實力很難奪取天下,但也不至於差成這樣。

劉啟嘎嘣嘣的吃又酥又脆的炸饊子,蘸著酸梅醬:“到現在都平復重文輕武的風俗,新的,那小孩聽說德行還行,難道他們還相信在德不在險?”

李純到不覺得可笑,他想起自己當年的心境,嘆了口氣:“已經淪落江南,無險可守。”

“那就只剩下,以~德~服~人~”

“武宗的語氣聽起來用意頗深。”

“這宋朝的高僧高道可真多啊。”唐武宗原本崇道貶佛,死了之後想開了,覺得這兩家都是浪費錢的東西:“皇帝但凡舍得下狠心,把佛道兩家都滅了,十年歲供都能拿出來。有了這十年的歲供,百姓有十年時間休養生息,也不知道金國肯不肯給他們十年時間。”

劉秀搖搖頭:“陸九淵的心學,你們看了嗎?我看現在儒家不僅分為孟荀兩派,還要多分幾個宗門。陸九淵雖然活潑清新,但初心……不太可靠。”

皇帝們紛紛點頭,一起裝可愛:“那是當然,不知道什麽時候才算是初心。”

“我的初心不過是做個孝子賢王。”

“我也只想和弟弟泛舟湖上,烹魚飲酒。”

“當上皇帝,這都是世事弄人。”

“千鈞之重,不敢擔。”

劉徹:“呸。”

眾人不約而同一陣大笑,心裏都心知肚明。

劉秀問:“武帝,如今宋朝的皇帝還熱鬧麽?”

劉徹惋惜的搖搖頭:“熱鬧不起來,性格都柔弱,也沒有脾氣急躁的。原先趙匡胤還挺活躍,近年來修身養性。迄今為止九個皇帝,除了那哥倆之外,連一個中興之主都沒有,即便瞧不起別人,又有什麽臉說。我們漢朝熱鬧紛紜,還不是因為明君輩出。從文景之治,到我的人封狼居胥,往後昭宣中興,光武中興,明章之治,各個都是開國的才幹。”

李治道:“唐朝也險些如此,只是永徽之治,開元盛世,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都是在貞觀之治的基礎上。誰也不敢”

劉徹嗤的一笑:“不敢承受李淵李世民的箭法。”

唐朝皇帝們紛紛表示:不是不是,我們發自內心。

……

趙伯琮改名趙瑗又改名趙瑋,現在被立為皇子,就算正式過繼。趙構說他累了,禪位給皇子,改名趙昚。

趙匡胤放下醫書,拿起盤龍棍,黑黑胖胖的臉上那股仙風道骨的出世氣息暫時收斂了一些,畢竟現在的皇帝是自己的子孫嘛,瞬間覺得宋朝又回到自己手中。只不過……血統上雖然是自己的子孫,但實際上是過繼到趙構名下,那和自己又有什麽關系呢?郭榮到現在還對郭威稱父親呢!趙昚下來之後,他父親還是趙構,他祖宗還是趙光義,這是人倫大統。

被接走的時候是盛世江山,還回來的殘破不全,還在對金國稱臣納貢。‘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臣構言……割屬上國’,‘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敝邑’這些話都是被鄰居們拿來嘲諷的,唐朝皇帝們踴躍表示如果換成是他們,他們都行。

摸索著盤龍棍:“他到底叫什麽?叫什麽不吃飯?你怎麽怎麽都喜歡改名字,改來改去,祖宗連你們叫什麽都記不得了。”

趙德昌、趙元休、趙元侃最後叫了趙恒。趙受益改名趙禎,還比較好。名趙宗實,後改名趙曙。趙仲鍼改名趙頊。趙傭,改名趙煦。趙佶沒有改名,趙亶、趙煊最後定為趙桓。趙構也沒有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