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2/3頁)

太後選拔舉子,選拔的目標必然是能為自己效力的,寇準、李迪兩派及相關人士選拔上來,豈不是要為皇帝逼著自己還政?

柳永唯有嘆息,他已經四十歲了,雖然處處歌柳詞,收入也不菲,但他是讀書人,他想要做的是為官做宰,施展抱負。

(柳永直接取代了李煜長達六十多年的歌壇統治地位,在當時的地位=黃霑+林夕+顧嘉輝+方文山。)

沈括現在還只是個仰觀星星俯察毛毛蟲的寶寶。

劉娥則忙於交子事務。交子脫胎於之前唐朝的飛錢,但飛錢屬於匯票,交子則作為紙幣出現。

宋朝缺銅,原因不只是郭榮再三強調的——融佛像啊!融銅佛菩薩羅漢天王力士就夠了!還有別的原因。金銀銅鐵都可以作為硬通貨,價值等於重量,在缺銅的情況下,宋朝制造了很多鐵錢。

自從西漢到宋朝,都有鐵錢,反正夠重就行。但宋朝卻是發行鐵錢數量最多的國家。

(《兩宋鐵錢》:共計1861個品種)

百姓苦於鐵錢沉重,每天出門扛兩貫錢就是負重越野,小吏們每日擼鐵錢也十分艱難。

劉娥退出交子之後,迅速普及開來。畢竟揣十幾張紙比扛著十幾貫錢容易多,一貫就是一千文,就按照中藥店通用的一錢重(五克)來算,得用扁擔和前後籮筐來挑著。換成交子之後輕便太多了,商人們感激涕零。

地府也在思考思考要不要印制一些交子,又好像沒什麽必要。

為真宗永定陵守陵的先帝後妃李順容病逝。

趙禎做完今日功課,愉快的叫了宮人來唱歌。他也愛聽歌,尤其喜歡柳永詞,每天寫完作業都要聽一會。

劉娥本打算以宮人之力埋了就完事。但呂夷簡勸她為親人著想。

於是封為宸妃,以皇後禮服下葬。

武曌氣哼哼:“我都沒封宸妃。”

李妙兒戳戳她的肩膀:“這有什麽可氣的。”

武曌拎著她扔出去,繼續和丈夫撒嬌。忙於別的事,將近一個月沒見面,見了面必須鞏固一下感情:“她處處抄襲我。”

李治大笑:“禮法也能算是抄襲嗎?自從周公制定周禮以來,後世這些禮崩樂壞的皇帝,哪一個不拿來就用。”

武曌心說:一定要做全,別像武惠妃那廢物似得。哼。她真不如李隆基像我。如今武惠妃楊貴妃都走了,李隆基因其功過摻雜,就繼續拖延下去。他當年終結了亂局,肅清朝堂整頓吏治,不是一個純粹的昏君。

祭文送到皇帝眼前時,宋真宗想了半天:“啊,是趙禎的生母。”

趙光義情緒激烈的跳了起來:“什麽?????”

趙恒一臉無辜:“怎麽了?”我親兒子,算是她的,這有什麽大不了呢?我又不喜歡李妃,就是試試。

趙匡胤哈哈大笑,這混蛋弟弟一向裝作情緒平穩,心態冷靜的樣子,被他兒子刺激的蹦起來多少回了:“兒女是債啊哈哈哈哈!”

趙光義被兒子滿臉無所謂氣的差點死過去。這是什麽情況?如果她沒有兒子她能當皇後,當太後,臨朝稱制嗎?憋得臉色發紫,欲罵又無從下手,最終只是狠狠的踹了他一腳:“你真是造假成癮!”天書也造假,祥瑞也造假,皇後生兒子也造假。看看魏征怎麽勸唐太宗!佯裝生氣來試探大臣都不行是自取滅亡……氣的肝疼。

趙恒熟練的抱頭趴在墊子上。他踹由他踹,我自巋然不動。

……

她詢問前朝武後是什麽樣的人。當然讀了(舊)唐書,知道她做了什麽,只是有些心動。有小官勸劉太後為自己家立廟——這是皇帝的待遇。又有權知開封府的程琳勸進,獻上《武後臨朝圖》

百官中,只有一個人敢說話:“讓皇帝怎麽辦?”

劉娥想想丈夫和兒子,雖然宋真宗的愛好氣的她不行,但他確實是個好丈夫,情深義厚,始終不曾變心。當年從能歌善舞的貧女,一直到如今,難道能忘了先帝嗎?兒子傻呵呵的,性格不錯也很好學。將來母子反目,對自己又有什麽好處?龍椅坐著,龍袍穿著,璽印在手,何必計較許多。為人應當務實。當即撕碎奏折,在地下。

趙禎也很感動,暗下決心:我再也不計較太後不讓我吃魚蝦的事了!我娘挺好的!

武曌心裏咯噔一下。本以為是志同道合的小姑娘,結果……

趙恒在地下得知這消息,大哭捶地:“娥子不負我!!”

然後劉娥就和群臣僵持了很久,勉強去掉了十二章紋中的兩個,也不戴佩劍,堅持穿著龍袍去太廟祭祀了。

趙禎:行唄~多大事啊,日常都穿著呢。

=其實太後穿什麽衣服去祭祀太廟,陰間不會知道。收到的只有祭文和祭品。

奈何還有一些熱心人士前往通知,不是郭榮,郭榮現在忙於事業,小罐茶的茶葉賣的不是很好,但有很多人為了精致、超薄的小罐子來賣茶葉,並要求他單獨賣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