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東封西祀(第2/4頁)

劉徹幽幽的說:“下來,還是朕一腳把你揣進去?”

這是他觀察對面互相弓箭攻擊用的,特意拍的平平整整,修的結結實實,你們站上去踩,踩掉幾塊怎麽辦。

扶蘇跳下去問:“裏面都是誰?閑的沒事找茬?”

趙匡胤皺著眉頭提起盤龍棍,他好像得用盤龍棍重申原則:我可以打我弟弟,他對不起我,郭榮也可以,我們對不起他,別人不行。敗軍之將不足言勇,喪國之君就是喪家之犬。

“趙光義,憑你還想進大帝鎮?你們連丟失的土地都拿不回來,對方的情況都不知道。”

“正是如此,還瞧不起我們和遼國交好,你呢?你是打了一次,你兒子都開始籌劃封禪了。”

“我可是頭一次聽說拿跟敵國約為兄弟當做功勛的。”

“真是厚顏無恥!”

趙光義冷笑:“來送雞?”自己帶一只雞過來,在我門口殺了,往我屋裏淋雞血?上次這麽幹的是王莽的兒子,好啊我的兒。

有人蒙著臉,有人沒有。

因此可見——蒙著臉的一定是隔壁鎮的人。

趙光義從來不按照大小來區分帝鎮,都是皇帝,誰比誰高貴多少?宋朝比起唐朝確實小了些,現在還不是考慮安西都護府的時候。但這不過是時勢造英雄而已,秦朝的軍隊能掃平六國,能掃平契丹人嗎?敵人也不是土雞瓦狗。把一切都歸結於皇帝本人的能力,不考慮原生家庭、周遭環境、敵人的強弱和自己身邊的官員能力等客觀條件,那太偏頗了。再有一點,宋朝就和十六國和五代十國這些小國家在一起?瞧不起誰呢?

不知為何,沒有人拿弓箭,拿的都是刀劍。

趙光義在屋裏打量清楚,不過七個人而已,其中有三個人絕不是我的對手,其中一個還拎著滴血的雞。打敗他們,把雞燉了,去哥哥那兒要一罐酒,那倒不錯。他更想吃郭榮那只重逢鍛煉的雞,奈何郭榮不好惹。

李存勖閑著也是閑著,拿起一只竹笛,幽咽綿長的吹了起來,聲聲哀。

李隆基與他已是知己,手拿檀板高歌,字字悲切。

李煜心中暗想:我的詞寫得真好啊。啊。我們唐朝的皇帝真是善於藝術。

想到這裏,招手讓大周後出來以琵琶加入。

大周後精於琵琶,以前在公公宴會上彈奏琵琶做賀,李璟把珍藏的古董琵琶都送給她了。五弦琵琶一加入,悲傷哀切之余,又加入一點蒼涼尖銳的戰鬥感。

趙光義暗恨這幾個配樂的人,奈何他們不弱。朕又不是戲台上的優伶,打鬥時配什麽音樂。

後代有些人在作戰時,最怕對方放BGM,當當當的曲子一想起來,對方就能大殺四方。問題是這首曲子不是趙光義的轉述BGM啊,對他沒有加成作用,還有些泄氣。

刀光劍影,閃轉騰挪,很快就幹掉了兩個人。

第三個人蒙著面,看眼睛也知道是唐朝皇帝,較為強悍。

現在很怕有人會合擊,幸好這些人沒有鍛煉,更不會配合,只能輪流上前各自為戰。

趙匡胤拎著盤龍棍走過去,伴著音樂,心中哼著:快使用盤龍棍哼哼哈嘿~

他叫到:“郭榮在嗎?”

沒有人應聲。有人問:“怎麽?你倒要護著你弟弟?你覺得檀淵之盟很光彩咯?”

“亡國之君在此饒舌,藏頭露尾很光彩?”趙匡胤:“宋朝家事,與外人無關。你該不會是石敬瑭吧?”應該不是,但我就說是。你爸爸是我侄子的兄弟,你就算吧,雖然不是同一個人,意思差不多就行。我侄子丟了他爹的臉面,損失的是宋朝的錢,你們一群外人在這裏狗拿耗子瞎管閑事。

對方提劍便刺。

趙匡胤後撤半步——要不然盤龍棍施展不開。手裏豎著的棍子往後一擺,拿沒拴著小棍的一端往前一纏,一寸長一寸強,雙劍互相纏繞時雙方都危險,長棍則不然,只要實力差距不太大,怎麽纏怎麽安全。

對方不得不抽劍後退,尋找新的進攻機會。

趙匡胤不給他時間,長棍又一擺,前後再次顛倒,鏈接了短棍的部分擺到前面,迎頭就劈。

對方無奈,只能提劍朝左撥開,自己往右閃開。

趙匡胤一使巧勁兒,力道順著手傳到頂端,長棍雖然被撥開,頂端的短棍掄了半圈準確無誤的敲在對方肩膀上。

李世民大聲叫好:“妙哉!”難怪尉遲敬德和程咬金最近這些年都在玩盤龍棍,果然精妙。派子孫前來襲擊果然值得。趙匡胤只願意和他喝酒,卻不願意動手,這多無趣。

趙匡胤擡眼一看:“這莫非是唐太宗安排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李世民笑呵呵的落下來:“小孩子們頑皮,管不了。別人家孩子我更管不了。”

趙匡胤收了手:“唉,影響我睡覺。如今誰願意早起?”